众博公文网 - www.xahdsy.com 2024年05月20日 23:35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7篇】(完整)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18 12:10: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7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7篇】(完整)

    教案对于教师在熟悉不过吧,看一下怎么写吧。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

    五,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课后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菱形的判定。

    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叙述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较长对角线为,则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_______.

    引入新课

    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答:定义法。

    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讲解新课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

    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一组邻边相等,依定义即知为菱形。

    分析判定2:

    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

    生答:两个。

    师问:哪两个?

    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

    (由学生口述证实)

    证实时让学生注重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

    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

    可画出图,显然对角线,但都不是菱形。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

    注重:(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没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例4已知:的对角钱的垂直平分线与边、分别交于、,如图。

    求证:四边形是菱形(按教材讲解)。

    总结、扩展

    1、小结:

    (1)归纳判定菱形的四种常用方法。

    (2)说明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思考题:已知:如图4△中,,平分,,,交于。

    求证:四边形为菱形。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9中9、10、11、13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3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教学重难点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教学过程

    一、练习讲解:《习案》作业十三的第3、4题

    3、一根为Lcm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组成一个单摆,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单位:c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

    (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2)已知g=24500px/s2,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恰好是1秒,线的长度l应当是多少?

    (1) 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

    (精确到0.001)。

    (2) 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  ,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3) 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

    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本题的解答中,给出货船的进、出港时间,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周期性以及问题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考虑实际意义。关于课本第64页的 “思考”问题,实际上,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与港口水深相等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

    练习:教材P65面3题

    三、小结:1、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2、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四、作业《习案》作业十四及十五。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其中(单位:)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算法为:

    输入行李的重量;

    如果,那么,

    否则;

    输出行李的重量和运费.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成立(或称条件为“真”)时执行,否则执行.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

    (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

    (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和之一,不可能既执行,又执行,但或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两个退出点.

    3.思考:教材第7页图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5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由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的理解;

    3.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以及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引导]画图建系

    [学生活动]:尝试写出曲线的方程(对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及圆的定义进行提示性复习)

    解:以某一截面半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圆的直径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半圆的方程为x2y2=16(y≥0)

    将x=2.7代入,得.

    即在离隧道中心线2.7m处,隧道的高度低于货车的高度,因此货车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答:x2y2=r2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学生活动]探究圆的.方程。

    [教师预设]方法一:坐标法

    如图,设m(x,y)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定义点m到圆心c的距离等于r,所以圆c就是集合p={m||mc|=r}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①

    把①式两边平方,得(x―a)2(y―b)2=r2

    方法二:图形变换法

    方法三:向量平移法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内化新知)

    问题三:1.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课本p77练习1)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圆心在,半径为;

    (3)经过点,圆心在点.

    2.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

    (1);(2).

    ii.灵活应用(提升能力)

    问题四:1.求以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教师引导]由问题三知:圆心与半径可以确定圆.

    2.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探究方法

    [教师预设]

    方法一:待定系数法(利用几何关系求斜率-垂直)

    方法二:待定系数法(利用代数关系求斜率-联立方程)

    方法三:轨迹法(利用勾股定理列关系式)[多媒体课件演示]

    方法四:轨迹法(利用向量垂直列关系式)

    3.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iii.实际应用(回归自然)

    问题五: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1.求以c(-1,-5)为圆心,并且和y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2.已知点a(-4,-5),b(6,-1),求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3.求圆x2y2=13过点(-2,3)的切线方程.

    4.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点的切线方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

    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研探新知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
    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②无穷区间;

    ③区间的数轴表示.

    (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a≠0)

    y=ax2+bx+c(a≠0)

    y=(k≠0)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

    师:归纳总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前所述的三个实例.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例2、设一个矩形周长为80,其中一边长为x,求它的面积关于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分析:由题意知,另一边长为x,且边长x为正数,所以0<x<40.

    所以s==(40-x)x(0<x<40)

    引导学生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5)满足实际问题有意义.

    巩固练习:课本P19第1

    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分析: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解:

    课本P18例2

    (四)归纳小结

    ①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②初步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出了区间的概念.

    (五)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课本P24习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2、举出生活中函数的例子(三个以上),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同时说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面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很普通的一个空间图形。“二面角”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B)中9.7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角、又要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的角,它是为了研究两个平面的垂直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

    (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重点、难点:

    重点:“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难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在引入课题时,我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法,在新课探究中采用问题启导、活动探究和类比发现法,在形成技能时以训练法、探究研讨法为主。

    2、教学控制与调节的措施:本节课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教具,预计学生对二面角及二面角平面角的概念能够理解,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估计二面角的具体求法一节课内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将其放在下节课。

    3、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还要预先做好一些二面角的模型。

    三、学法指导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既能解决问题,更能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问题情境1、在平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

    问题情境2、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角?

    问题情境3、运用多媒体和身边的实例,展示我们遇到的另一种空间的角——二面角(板书课题)。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
    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问题情境4、那么,应该如何定义二面角呢?

    创设这个问题情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展开提供了空间。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几何中“角”这一概念的引入过程。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说,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教师要给与积极的评价。

    问题情境5、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二面角的实例吗?通过实际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

    (二)、二面角的平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平面几何中可以把角理解为是一个旋转量,同样一个二面角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也是一个旋转量。说明二面角不仅有大小,而且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平面

    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总的说来只有相交或平行两种情况,为了对相交平面的相互位置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二面角的度量问题。

    问题情境6、二面角的大小应该怎么度量?能否转化为平面角来处理?这样就从度量二面角大小的需要上揭示了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产生的背景。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1)、类比。教师启发,寻找类比联想的对象。

    问题情境7、我们以前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两种空间角的定义,电脑演示以提高效率。

    问题情境8、两定义的共同点是什么?生:空间角总是转化为平面的角,并且这个角是唯一确定的。

    问题情境9、这个平面的角的顶点及两边是如何确定的?

    (2)、提出猜想:二面角的大小也可通过平面的角来定义。对学生提出的猜想,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他们大胆猜想的意识和习惯,这对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大有帮助。

    问题情境10、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及两边应如何确定呢?生:顶点放在棱上,两边分别放在两个面内。这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结果。

    (3)、探索实验。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继续探索,得到定义。

    问题情境11、那么,怎样使这个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呢?师生共同探讨后发现,角的顶点确定后,要使此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只须使它的两条边在平面内唯一确定,联想到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的唯一性,由此发现二面角的大小的一种描述方法。

    (5)、自我验证: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定义。并说明定义的合理性,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并加以理论证明。

    (三)、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画法

    主要分为直立式和平卧式两种,用电脑《几何画板》作图。

    (四)、范例分析

    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由于时间的关系设置了一道例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领会到数学概念来自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三角形纸片ABc,以它的高AD为折痕,折成一个1200二面角,求此时B、c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涉及二面角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找出(或作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知图形的性质,最后发现可由定义找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可让学生先做,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可给学生板演的机会。教师讲评时强调解题规范即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

    变式训练:图中共有几个二面角?能求出它们的大小吗?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本题的变式训练也可作为课后思考题。

    题后反思:

    (1)解题过程中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是:先找(或作)——后证——再解(三角形)

    (五)、练习、小结与作业

    练习:习题9.7的第3题

    小结在复习完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后,要求学生对空间中三种角加以比较、归纳,以促成学生建立起空间中角这一概念系统。同时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

    作业:习题9.7的第4题

    思考题:见例题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以上是我对《二面角》授课的初步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 通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7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7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