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博公文网 - www.xahdsy.com 2024年05月18日 14:11 星期六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助推式公共政策8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04-29 10:40:06

    篇一:助推式公共政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如何利用“助推”策略优化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

      作者:王雨薇

      来源:《商情》2019年第38期

      【摘要】近年来,“助推”理论在政府监管、公共政策、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出重要价值,有效地帮助了各级政府和各类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本文对助推理论及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结合目前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助推”策略与方案,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改进和公共政策的优化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方法。

      【关键词】助推

      公共服务

      公共政策

      一、引言

      来自脑科学、神经科学的证据表明,公共服务质量不仅受到制度、规则和技术的约束,改变或适应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同样是公共服务质量改进不可或缺的环节,公共服务迫切需要增加心理视角、认知视角和行为视角,更充分地考虑人的因素。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作出一些不那么理性的行为,如何才能让人们能够尽量理性地行事,以最大程度提升个人福祉,同时又可以避免干预他人自由的权利呢?目前我国一般采用经济激励的方式来规范公民行为,然而仅仅依靠经济刺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且代价较大,一个称之为“助推”的策略,其干预不建立在顯著物质诱因和行为限制的基础上,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最佳选择。2008年,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Thaler)教授正式提出助推理论,指出政府可以使用更“隐性”的策略来引导公众达成特定选择,既不干涉当事人的自由与自治,又能够引导人们做出最有利的理性行为。他的初衷和立场是在不放弃选择权的前提下帮助现实中那些真实的、易受影响的、容易犯错的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既不会妨碍人们自由地做出选择,又不会增加选择者的负担。助推理论于2008年问世后,很快引起学术界的激烈讨论,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各国政府积极尝试引入助推理念推进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优化,“助推”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在公共行政领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政府出台了大量的公共服务措施,攻克了很多难关,但仍有很多问题解决的不尽人意,或者说用来解决问题的公共政策和理论创新本来是正确的、是出于好意的,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却发生了错误,一方面可能是公共服务并没有真正贴合社

    篇二:助推式公共政策

      

      《助推》美国理查德·塞勒,卡斯·桑斯坦

      关于作者

      理查德·塞勒,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

      卡斯·桑斯坦,美国法学家,曾任职于美国司法部,在政策制定方面经验深厚。

      关于本书

      本书是行为经济学流派的经典著作,它将行为经济学理论用于指导决策实践,提出了助推方法,帮你克服偏见的影响,做出更好的决策。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理性的经济人并不存在;二、如何用助推的方法优化决策环境,帮你做出更好的决策;三、助推的方法在公共政策领域是如何应用的。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行为经济学经典著作《助推》,作者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和法学专家卡斯·桑斯坦。

      先来讲几个我们都不陌生的小故事。

      一座机场在男洗手间的小便池里刻一只苍蝇,就能吸引男士上厕所时对着苍蝇瞄准,尿到小便池外边的现象减少了80%。

      餐厅把健康食品摆在显眼的位置,把不健康的食品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人们就会更多去吃健康食品。

      美国人不爱存钱,如果发工资的时候,默认把一笔钱存起来当养老金,要是不想存得单独申请,那存钱的比例就会大大提高。

      这些做法的好处是我不强迫你,也不剥夺你的自由选择权,只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做个引导,就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没什么副作用。就像用胳膊肘轻轻地推别人,而不是用刀枪逼着别人这么

      做。这个思路就叫助推。

      《助推》这本书主要研究的是决策。决策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小到个人投资,大到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这些都是决策。为什么要用助推的方法帮你做决策呢?因为我们的理性是有局限的,我们的选择会受到偏见的影响。助推的方法就是要帮你克服心理偏见,做出更好的决策。

      《助推》这本书跟塞勒的另一本书《“错误”的行为》在理论上一脉相承,这两本书的出发点都是人类理性的局限。不一样的是,《“错误”的行为》更偏重介绍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助推》这本书更侧重讲行为经济学理论在生活和政策方面的应用。

      接下来,我为你提炼了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也是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的精华所在:一,为什么理性的经济人并不存在;二、如何用助推的方法优化决策环境,帮你更好地做出决策;三、我们专门来讲讲助推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这是本书的重要内容。

      第一部分

      下面先说第一个内容,为什么理性的经济人并不存在。

      我们在很多书里都说过,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但实际上,理性经济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你的决策总是受到偏见的影响。这种偏见并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学历不高或是经验不够,它是由人类的心理特质决定。

      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人的大脑中有两个思维系统,一个是直觉思维系统,一个是理性思维系统。在一些行为心理学著作,比如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这两个思维系统又叫系统1和系统2。直觉系统反应迅速,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例如有个人向你丢石头,你想都不用想就会蹲下躲闪,但直觉系统的缺陷是不够理性。而理性思维系统具有计划性和自觉性,思考和决策的质量更高,能够对不同选项做出更加精准的比较。但它的问题是需要主动控制,需要刻意启动,也会占用更多的思考资源。比如你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听歌,但如果你要考虑合唱比赛该唱哪首歌,就必须专心思考。

      在人类的决策过程中,两个系统都会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理性

      系统的懒惰和高成本,往往是直觉系统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来,你的决策就会受到偏见的影响。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偏见性的因素,会对你的决策造成影响呢?原书列举了很多因素,比较重要的是三种效应,锚定效应、可得性效应和损失厌恶效应。让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说说锚定效应。说的是你在面对未知的新问题时,会把脑子里先入为主的信息当成参照物。就像是船的铁锚一样,即使起了波浪,船也不会离开锚的位置太远。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两群来自不同城市的学生,来估计一个陌生城市密尔沃基的人口数量。其中一群学生来自有300万人的大城市芝加哥,他们估计密尔沃基人口平均是100万人左右,另一群学生来自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他们估计的平均结果只有30万人左右。而密尔沃基的实际人口是多少呢?是58万人。两群学生的估计都不算特别精确。而且非常重要的是,两群学生在估计时的偏差,都和自己故乡的人口有关。在学生的脑子里,故乡的人口就是先入为主的参考标准。

      为什么会有锚定效应?我们前面说过,理性思维系统需要刻意启动,平时占上风的都是凭经验、凭感觉的直觉思维系统。直觉思维系统把一个已知信息调整一下,就当成了答案。问题是,这种调整往往是没经过理性分析的,所以,锚定效应往往会导致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再来说说可得性效应。这种效应说的是,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这种效应在你面对风险的时候体现得特别明显。举个例子,恐怖袭击和交通事故,你认为哪一种风险的威胁更大呢?所有国家的统计数据都显示,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远远大于恐怖袭击,甚至连以色列这种恐怖袭击非常严重的国家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足够理性,就会更重视交通事故的危害。但很多社会调查反映,人们对恐怖袭击的恐慌和担忧远远大于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连政府的决策都会受到影响,在人们的恐慌情绪之下,政府会被迫提高防范恐怖袭击的预算,但是对于预防交通事故,却始终投入不足。

      为什么你会认为恐怖袭击的威胁更大呢?这是因为关于恐怖袭击的媒体报道更多,引起了你更多的关注,所以你的直觉系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更加严重的威胁。这时候,你就不愿启动理性思维系统,去寻找严谨的数据支持,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确定到底哪种风险的威胁更大。你看,可得性效应也会导致判断和决策出问题。

      然后我们说说损失厌恶效应。这种效应说的是,你失去某种东西的痛苦,会远大于得到它的快乐。换句话说,你捡到100元获得的快乐,远远不能弥补丢失100元带来的痛苦。这种效应会让你产生安于现状、不思改变的盲目保守心态。

      比如经典的马克杯试验,就是一个损失厌恶效应的例子。研究者在一群学生中分配马克杯,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得到马克杯,然后让有杯子的学生和没有杯子的学生自由交易。按照经典的自由市场理论,大家本来能够通过交流和博弈,形成均衡价格,最终完成交易。结果绝大多数交易无法完成,有杯子的同学不愿意卖,没有杯子的学生不愿意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研究者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才发现,原来,拿到杯子的学生,也就是卖家,普遍对马克杯的心理估价过高,估价中位数达到5.25美元,而买家的估价中位数只有2.25美元。实验做了好几轮,每一轮的杯子都重新分配,结果都差不多。显然,学生在拥有了马克杯之后,会觉得杯子更加值钱。这就是损失厌恶效应,它也会造成估价和选择的不理性、不客观,导致决策出现问题。

      除了我们说的锚定效应、可得性效应和损失厌恶效应,比较常见的偏见因素还有随机性效应,是说你常常会对随机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随便寻找原因。盲目乐观效应,是说你常常会过高估计自己。还有默认选项效应,是你常常被动接受默认选项,但你并不管它是不是最佳选项。这些偏见都会导致决策失败。

      除了这些偏见性因素之外,另外两方面因素也会影响你的决策。一是诱惑性因素,它指的是你在感官和思维层面面对的各种诱惑,会动摇你的理性。比如你在减肥的时候参加一个聚会,本来打算只吃一点蔬菜,但是当香气扑鼻的烤全羊端上来的时候,你的节食计划很可

      能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另一个是群体性因素,也就是你与生俱来的从众心理。生活在社会群体环境中的人,很难摆脱从众心理对决策和判断的影响。

      心理学家阿什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先设计一个命题,大多数人用常识就知道这个命题是错的,然后把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一个一个叫到小屋里,问他们,这个命题对不对。这一步只有19%的人觉得是对的。下一步,把这些志愿者放到同一间屋里,再问他们,这个命题对不对。在这个环节,心理学家在志愿者里边安排了4个托儿,这4个托儿说命题是对的。他们这么一引导,就把志愿者们带偏了,最后居然有58%的人认为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这就是从众心理对整体的影响。和偏见性因素一样,诱惑性因素和群体性因素同样来自于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性不足,是直觉思维模式占据主导、理性思维不能充分启动的结果。

      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为什么理性的经济人并不存在。听了这么多,你还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深信不疑吗?现实生活中的你,并不是理性的经济人,而是活生生的社会人。你的理性思维,常常受到直觉思维影响。各种偏见性因素、诱惑性因素和群体性因素,都会导致你的决策失误,我们的理性其实非常有限。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理性这么靠不住,那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呢?本书认为,在不需要强迫的情况下,引入助推策略,是很有用的。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重点内容,如何采用助推的方法,优化你的决策环境,帮你更好地做出决策。

      我们前边说过,人类的理性思维受直觉思维影响,因为直觉产生的各种偏见,都会对正确决策造成干扰。既然存在这种情况,那就应该去干预。用什么方法干预呢?助推理论认为,应当研究分析这些可能影响决策的偏见,针对这些偏见,采取适度的干预措施,优化你在做决策时所面对的环境,这样就能推动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要注意,作者说助推,是帮你做决策,不是替

      你做决策。如果要给助推理论定个性的话,可以叫做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这个词有点长还有点拗口,什么意思呢?这里说的自由主义,说的是我们要保留人们自主做决策的权利。温和专制主义,说的是我们可以适当地影响人们做决策的过程,让他们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怎么影响人们的决策呢?助推理论主张通过优化环境,帮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知道要健康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对身体有好处。对社会来说,人们的身体好了,也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但是对于个人来说,高脂肪的食品,比如炸鸡、汉堡,非常诱人,很多人忍不住会去吃,结果会导致社会上普遍性肥胖。那怎样才能又保障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又引导人们健康饮食呢?助推理论提供了一种干预的方法,就是要求食品生产商在外包装上非常醒目的位置,写清楚营养成分,特别是脂肪含量。你一看,这种食品高脂肪,可能就不买了。这样来提醒人们抵制诱惑。而如果是制定法律,强制要求厂家不能生产高脂肪食品,剥夺人们的选择权,那就不是助推,而是专制主义了。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助推理论优化决策环境呢?本书提出了一整套的系统性方案,我把它们总结成了五种方法,给你详细解释一下。

      第一,减少直觉迷惑。这种办法,是充分考虑直觉思维的特点,在决策环境和选项的设计中,尽量减少会误导直觉的因素。举例来说,假设在教室里安装了一扇门,本来是从内向外推的,但要是在门的内侧装了一个多余的拉手,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去拉门。显然,这种设计容易迷惑直觉,是不够友好的。在设计决策环境的时候,应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第二,提供容错空间。这种办法,是充分考虑直觉思维可能出现的错误,在免不了犯错的情况下,给错误必要的宽容度。这样一来,即便你因为直觉思维犯了错,也不会引起特别严重的后果。例如,传统的USB接口分正反两面,很容易插错。而最新的Type-C接口则不分正反,怎么插都行,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容错空间。你看,这就是

      一种对做决策很友好的环境。

      第三,优化默认选项。这种办法,是充分考虑了直觉思维对默认选项的依赖和惯性,从适合大多数人的角度入手,让默认选项尽可能对大多数人有利。如果某些项目很难找到一个对大多数人都有利的默认选项,那就要把它从默认选项里拿出来,提醒你集中精力,做一个自定义选择。例如,在设定养老金计划时,政府把缴存比例的默认选项设定为法律规定的上限,这就能让人们存起来更多的养老金,这对大多数人和社会福利体系本身,都是有利的。

      第四,提供充分信息。这种办法,是要尽量向你提供充足信息,帮助你克服各种偏见,提高决策理性水平。比如前边我们举的那个食品营养标签的例子,营养标签能帮你获得充分信息,了解食物的脂肪水平,也就能让你更好地抵御高脂肪食品的诱惑。

      第五,简化选择体系。心理学研究发现,你决策的理性程度,会受到选项复杂程度的影响。选项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你面对的选项不多,并且这些选项一看就明白,你就会更愿意认真分析每个选项,认真考虑该选哪个。如果选项又多又复杂,你就会不知道选哪个,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根据直觉做决策。这样的决策,质量就很难讲了。

      因此,这种办法,就是适度简化选择体系,控制选项数量,如果数量不好控制,那就要想办法为你比较和权衡各个选项提供便利。例如,油漆店有2000多种颜色的油漆,如果只给你色卡,按照颜色名称做音序排列,你肯定不知道怎么选。那油漆店是怎么做的呢?他们都会先把颜色按相近程度分类,先划分大的色系,然后在色系内部渐变排列,尽可能简化你的选择。

      上面为你讲述了第二个重点,如何用助推的方法优化决策环境,帮你做出更好的决策。助推理论认为,要减少偏见对决策的影响,应当适当干预,帮助人们优化决策环境。在设计决策环境时,可以通过五种方法,也就是减少直觉迷惑、提供容错空间、优化默认选项、提供充分信息、简化选择体系,为你提供尽可能友好的决策环境,帮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前面我们说的这些方法,主要是为决策环境和选项的设计者提供的。在现实中,这些设计者往往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通过适当的公共政策,帮你优化做决策的环境。因此,助推理论最重要的应用方向,也是在公共政策领域,这也是这本书的重要内容。《助推》这本书出版后,当时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制定政策就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第三部分

      现在,我们来一起进入第三个重点内容,如何在公共政策领域,用助推改进决策。

      这本书介绍说,助推方法在很多国家的公共政策领域得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有三个领域的成绩很突出,一是推动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保障计划,二是促进节能环保,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提高器官捐献比例,来拯救更多生命。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这三个领域的经典实战案例。

      先说说社会福利问题,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是塞勒亲自设计的“明天储蓄更多”养老金保障计划。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个消费型国家,储蓄率很低,美国人不愿意存钱,更不愿意存养老金。因此,美国长期以来存在养老金缴存率过低的问题,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大家多存养老金,政府部门和经济学家想了很多办法,设计了很多复杂的选项,但效果并不理想。

      塞勒怎么做的呢?他化繁为简,设计了一个对大家来说简单易懂、好处看得见摸得着的选项。按照他的计划,你不用从今天开始就多存养老金,只需要承诺在每一次涨工资的时候,自动提高缴存比例,而且缴存比例的提高幅度比工资提高幅度要低。比如说,你的工资涨了5%,而养老金缴存比例增加3%,这样一来,你拿到手里的钱并不会变少。

      从2007年开始,美国已经有39%的大公司采取了这种缴存比例自动提高的方式。成百上千万的美国人,在这一计划的引导下,一步步提高了养老金的缴存比例。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也得到明显缓解。

      回顾一下我们前面说过的,运用助推理论优化决策环境的五种方

      法。塞勒在这个案例中运用的方法,是简化选择体系,避免设计又多又复杂的选项,而是用简洁明快的选项,帮你看清利弊,做出理性选择

      然后,我们说说节能环保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多购买节能环保的汽车,从1975年开始,美国政府要求汽车公司给每辆汽车贴上节能环保标签,上边标上这辆车每加仑汽油能开多远。考虑到有的消费者对里程数不敏感,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求标签上写清楚这辆车开一年,预计要花多少钱加油。这个信息就非常直观了,消费者一目了然,通过这样的政策推动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的汽车。

      这个案例运用的方法是什么呢?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提供充分信息。为人们的决策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帮助人们决策时更好地进行权衡和比较。

      最后我们说说器官捐献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很多国家都面临器官来源不足的压力,同时,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其实有很多人愿意在去世后捐献器官,但是他们没有主动登记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那怎么办?部分欧洲国家就调整了政策。一般情况下,愿意捐献器官的人要去填写政府的表格,完成注册手续。不愿意捐献器官的人什么都不用做。这就等于说,对于捐献器官,政府提供的默认选项是不捐。那调整政策的国家怎么做呢?他们把默认选项改成同意捐献。只有那些不同意捐献的人,才需要完成额外的手续。运用这种办法,这些国家迅速提高了器官捐献率。

      不过,也有人提出批评,认为这种做法对人们的选择权考虑不足。因此,美国伊利诺伊州等地提出了另一种办法,在你申请或者更新驾照时,问你是否愿意捐献器官,你必须做出是或者否的回答,不能含糊。通过这种办法,器官捐献率也从三分之一提高到了三分之二。

      在这个案例中,欧洲国家将默认选项从不捐改成捐献,是在利用默认选项效应。而伊利诺伊州把是否捐献器官变成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并且回答的选项,相当于把这个问题从默认选项里拿出来了,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助推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应用助推理论,优化公共政策,改进个人决策环

      境,是为了减少因为偏见导致决策失败的概率,并不是为了消除这些偏见。这些影响你决策的偏见性因素,还有你始终难以摆脱的诱惑和从众心理,来源于人类的心理特质,是无法被消除的。因此,很多时候,用助推的办法帮助你改进决策,其实是顺势而为,利用和引导这些偏见,追求积极的结果。例如在器官捐献政策上调整默认选项,就利用了你对默认选项的惰性,达到了提高捐献率的效果。在养老金缴存政策上实施“明天储蓄更多”这个计划,就是顺应了你的损失厌恶偏好,不让你眼前有损失,这样你才愿意为几十年后多存一点养老金。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谈了,为什么理性的经济人并不存在。因为你的决策会出错。现实生活中的你,并不是经济学家假设的理性经济人,而是活生生的社会人。你的理性思维,常常受到直觉思维影响,各种偏见性因素、诱惑性因素和群体性因素,都会导致你的决策失误。这时候,就需要助推的方法来帮你做决策。

      然后,我们谈到了如何用助推的理论优化决策环境的问题。助推理论认为,要减少偏见对决策的影响,应当适当干预,帮助你优化决策环境。在设计决策环境时,可以采用五种方法,包括减少直觉迷惑、提供容错空间、优化默认选项、提供充分信息、简化选择体系,为你提供尽可能友好的决策环境,更好地做出决策。

      最后,我们谈了在公共政策领域,用助推改进决策的实战案例。其中,在器官捐献政策上,通过将愿意捐献设为默认选项,大大提高了捐献率。在节能环保政策上,通过强制要求提供清晰、可以比较的燃油经济性数据,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汽车。在养老金方案设计上,通过“明天储蓄更多”计划,引导员工逐步提高养老金缴存比例。

      虽然助推的思路在公共政策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争议。经济学家何帆说,有人认为,万一政府和商家利用大家非理性的一面,设了个套,比如设计了一个让人更上瘾的游戏,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那对公众就没好处。助推的思路在教育领域,是争议最小

      的。主流教育理论认为,对孩子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应该在为孩子提供自由空间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他们的行为。比如在家里把图书放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让孩子更容易看见,会有助于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就是助推思路的一个应用。

      另外,对助推的应用的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近年来经济学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一个分支,它引入了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挑战,形成了很多关于经济活动、经济决策和经济解释的全新观点。21世纪以来,已经有三位行为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2002年的丹尼尔·卡尼曼,2013年的罗伯特·席勒,以及2017年的塞勒。这一流派的发展势头强劲,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不过,行为经济学虽然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行为经济学并不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和全盘颠覆。《助推》这本书说得很明白,虽然它认为人的理性存在欠缺,应该用助推的方法适度干预个人决策过程,但它并不会颠覆个人有权自由选择的基本价值观。它所追求的,仍然是对原有体系的完善和修补,是在承认个人自由选择和决策权利的前提下,用助推的方式改进决策环境,提高个人决策质量。

      整个20世纪,人们都在讨论有没有第三条道路,也就是在自由放任政策和政府积极干预之间,有没有第三个选项。塞勒认为,助推的思路可以看成是第三条道路。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本书还是会小心翼翼反复强调,助推的干预是温和的,并不是要反对和颠覆自由主义。

    篇三:助推式公共政策

      

      作者:陈伟龙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出版物刊名:人力资源管理

      页码:8-9页

      年卷期:2018年

      第2期

      主题词:助推

      默认规则

      自由式家长主义

      摘要:自2008年以来,助推(Nudge)理论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积极尝试引入“助推”的理念来优化公共政策。本文介绍了助推理论及其作用机理,初步阐述了公共部门引入助推理论的可能性,最后探讨助推理论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实现方式,包括设置默认规则、化繁为简、制造压力气氛等。

    篇四:助推式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

      公共政策论文代发表篇1浅谈租赁型保障房激励政策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的租赁型保障房。因为租赁型保障房以租金为其基本收入,存在资金回收期长的特点,且其资金回报率比经济适用房还要低,且现在保障房的建设主要依赖于有限的政府投资,因此,资金缺口大是租赁型保障房建设的最主要问题。

      一、我国保障房现状概述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住房体制改革,由原来的福利分房逐渐转变为了住房商品化,从原来的住房实物分配演变成了住房分配货币化,逐步将住房市场引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中低收入者群体购房难的现象。1998年,政府提出“建立由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构成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2022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二、存在问题

      (一)国家建设为主

      在我国,经济适用房等销售型保障房主要采取以现房的销售进行分配,比以期房为主的普通商品房资金周转率慢。而公租房和廉租房是租赁型保障房,只租不售,投资回收期一般超过十年,资金回报率仅仅与存款利率水平相当,这远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使开发商面临风险高、回报

      低、贷款难的窘境。因此难以吸引市场参与到保障房,尤其是租赁型保障房的建设中来。

      (二)融资渠道单一

      实际上,保障房的融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各级地方政府,很少有市场资金的参与。而土地出让金收益、住房公积金收益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另外,有调查显示,各省土地出让收益资金往往提取不足,加之,国家一直在加大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而且保障房也要占用一部分土地,所以会更加减少土地的出让收益。其实,最根本点在于投资保障性住房获利较少,租金回报率仅与银行存款利率水平相当,政府层面也缺乏融资建设的动力。

      (三)税收减免缺乏有效性

      关于税收减免的优惠,我国出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22]24号)。提出开发商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廉租住房,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经济适用住房,如能提供政府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可按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免征开发商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房源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经营管理单位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相关的印花税以及廉租住房承租人、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但是,可以看出,以上的税收减免只能获得少量的资金回流,而且资金回流的周期较长,有些如营业税、房产税是在出租给承租人之后才会免税,难以满足初期开发商所需的投入资金。

      三、美国租赁型保障房激励政策

      (一)LIHTC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前,租赁型保障房的建设成本基本上由联邦政府负担,设计开发也基本由政府投资的企业负责,几乎没有任何鼓励保障房建设的金融激励政策。1986年税法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租赁型保障房的筹融资模式,保障性住房建设从原来的政府主导逐渐转向了市场主导的发展方式。

      LIHTC是针对开发商制定的税收抵免计划。开发商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且按一定比例一定租金出租给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那么就可获得10年的税收抵免。抵免额按其除土地购置费外的建造成本确定。而且,税收抵免额会根据每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以确定最终数额。每年的可抵免的系数分为9%和4%。9%的税收抵免意味着10年就会返还所有相当于租赁型保障房建造成本的90%,如果考虑到资金成本,那么这部分返还就相当于政府补贴了70%的建造成本。4%的税收抵免是针对有50%以上可抵免项目是通过发行免税证券方式融资实现的,税收返还比例就变为4%。

      联邦税务局统筹税收抵免分配计划,根据一定比例下达各州,并负责各州之间的调配。州住房信贷管理局审核开发商的资质,对于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税收抵免。

      (二)LIHTC的联动作用

      对于开发商来说,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开发阶段资金投入问题,启动资金短缺导致开发商对保障房的建设望而却步。而政府的税收抵免只能抵税,并不能以现金形式返还,税收抵免是直接抵免税额,这就导致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税收抵免额可能要大于企业自身应纳税额。

      就此情况,美国创造了一种将税收返还证券化的投资模式。即将政府的税收抵免进行证券化,投资者购买股票,获得对价的税收抵免权利。或者开发商与投资者直接成立一家公司,投资者以股权出资换取税收抵免金额。由于税收抵免的提供方为国家,投资者相当于购买国债,因而具有信誉好、安全、稳定、风险小的特点。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不失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方式。另一方面,对于开发商来说,以股权方式融资,获取权益性融资,相比于债券融资,其资本结构的优势显著,信贷能力提高,有利于其获取银行贷款。

      (三)效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LIHTC已成为推动美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重要力量。它调动了整个市场的力量,鼓励私人部门投资建设,有效扩大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供给。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发展演变速度很快。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1995~2022年间,美国平均每年完成保障性住房项目1500个,累计完成项目2.4万个,合180多万个住房单元。这种以间接的税收抵免方式激励开发商,鼓励投资者,提高保障性住房供应的方式卓有成效。

      四、对我国的借鉴

      (一)注重市场的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逐渐认识到政府作用的局限性,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二者的功能和各自的长处,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也是如此,美国LIHTC模式正是借助市场上的资金支持和金融证券

      市场强大的融资力量。对于我国也是如此,转变筹资模式,发挥市场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二)以政策调动市场

      一个高效的政策的影响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它所直接作用的某个单一的领域,而是应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市场产生良性的作用。美国LIHTC对于低收入者住房税收抵免政策就是一个绝佳范例。因为它成功将财税政策延伸到金融市场,解决了租赁型保障房融资难的问题,调动了开发商、投资人多方的积极性,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政策的出台并不是目的,出台后能否有效调动市场力量,调动多方积极性,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才是其真正的目的。而我国无论是关于税收减免、还是财政补贴,均未能形成放大的效应,对市场的调动不足。且多半是针对租房者制定的,应加强对于私人部门开发商有效的激励政策。

      (三)多元化融资渠道

      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弥补保障性住房资金缺口的关键。目前,各种创新型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应注重把握和利用。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如房地产信托基金和税收抵免证券化的经验,注重相关产品的开发。在目前阶段,证券市场可以创新融资方式,开设保障性住房债券,以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租金收入作为资金支持,以相对低的风险筹措市场资金。或者可

      以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公积金等社会资金以各种形式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场。从而改善过度依赖财政拨款的现状。

      公共政策论文代发表篇2试谈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发展理论的形程

      马克思认为,民族之间应该和谐共处,以一种共荣的方式实现矛盾的化解。在民族关系各民族是相互影响,如果民族不能共荣无论是优势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从整体上呈大杂居小聚居的自然形态。门巴族和珞巴族正是很好的利用了国家层面的这两个政策的扶持,再加上自治区政府的全力配合,使得处于我国西南边疆的这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制定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思路是,以国家与民族共同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发展、扶持、帮助为主要手段;以帮助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衔接为目的。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制定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要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二要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扶持政策―扶持较少人口政策

      人口较少民族是指我国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有22个,分别为高山族、门巴族、珞巴族等等,涉及人口68万左右。①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调研准备阶段。1999年到2000年,继民族识别的大调查后,国家又开展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针对全国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进行了摸底调查,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为国家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2001年,国家民委就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建议把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意见》,之后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批复,这标志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已提到中央层面上。

      二局部试点阶段。按照国务院的《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的复函》指示,各地方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人口较少民族在教育、交通、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投入,中央有关部门也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给予了照顾。另外,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民委还联合开展了“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如在云南西双版纳开展了“两山”综合扶持开发试点。并根据各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族一策”、“一村一策”、“一山一策”等特殊措施,有力的推动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全面铺开阶段。2005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22)》出台,为较少人口民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标志着较少人口民族政策的全面实施。与此配套的还有国家民委和发改委共同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和较少民族所在省区的相关扶持政策。

      四深入实施阶段。2022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22―2022)》,该规划加大了扶持的力度、扩大了扶持的对象的范围。中央领导对较少民族发展作了一些列重要指示,2022年1月再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三、在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推动下,西藏的门巴族和珞巴族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

      (一)在兴办富民行动的扶持下,西藏的门巴族和珞巴族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藏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分别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家接壤。西藏的边疆主要生活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人、夏尔巴人,是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珞巴族的相对聚居区。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提出了“一年起步、三年突破、五年见效”的目标,从而使人口较少民族从整体上脱贫。2000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兴边富民领导小组,2005年西藏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专项建设规划》,并多次组织专门的调查小组到民族边疆地区调研。2007年,林芝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214.52万元,完成建设项目27个。”②

      (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助推门巴族、珞巴族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门巴、珞巴族的发展,至从国家出台有关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以来,西藏地方又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权力助推门巴和珞巴的发展。西藏相继下发了《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西藏自治区人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整体脱贫和发展意见》、《西藏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2006―2022年)》,对门巴族和珞巴族聚居区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自2000年以来,西藏自区先后从‘少数民族发展基金’中拿出3317.39万元,加快门巴、珞巴族地区的发展,实施59个具有代表性的各种项目。

      其中:民房改造建设项目投入557.4万元,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入220万元,公路桥梁建设项目投入217万元,文化建设项目投590.88万元,农牧业、科技等建设项目投入885.62万元,其他建设项目投846.49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8个民族乡除墨脱县的达木珞巴民族乡外,7个民族乡目前已基本实现‘四通、五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③对于西藏门巴族与珞巴族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兴边富民行动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结合起来共同助推门珞经济社会发展。

    篇五:助推式公共政策

      

      数字化助推:一种智慧城市的公共政策视角

      作者:邓凯

      吴灏文

      来源:《决策探索》2020年第16期

      【摘要】智慧城市不仅是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阶的城市运行新样态,更是技术与人文、管理与资源、时间与空间的构建与配置艺术。在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理念升维转变的背景下,新的解释进路有待发掘。基于行为科学实证经验的“助推理论”在智慧城市的种种数字化场景中得到演绎证成,可以及时预测动机及社会偏好,引导、矫正行为趋势,实现非强制决策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公共决策立意。数字化助推透过数据效率与数据正义的治理结构耦合不仅要求对数据治理的科技伦理失范进行检讨与核验,由此形塑的良善助推的政策秩序亦构筑为智慧城市革新发展的价值基石与中国经验。

      【关键词】智慧城市;公共决策;规制;数字化助推;数据治理;助推向善

      一、隐喻:作为“人本主义”公共政策的智慧城市

      这是一个言必称“智慧”的年代。当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警务、智慧城管、智慧金融等未尽罗列的城市场景逐一陈设,城市治理的规则形态与演进过程也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的裹挟下进行着差序格局的重塑。毋庸置疑,城市在完成从二元空间向三元象限的发展后,首先表现为“技术的”。依附于数字智能技术的堆叠革新,智慧城市一方面被某种具有技术进阶指征的代际论所缠绕;另一方面呼啸而至的技术红利亦将城市空间管理带入“为技术而技术”的陷阱,即由一站式供应商提供的同质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往往缺乏关于多样性、适配性的系统思考。平台化的IT服务集成引发了关于当下顶层规划会不会迅速滞后、落伍于“摩尔定律式”技术迭代的焦虑,追本溯源,智慧城市以技术面向世人肇始于国内外科技平台企业试图以数字技术定义城市进而实现对城市场景的业务布局与战略押注。然而,科技是否是城市预设为智慧的唯一原旨?

      经由近10年的探索尝试后,城市治理者已然意识到智慧城市的战略聚焦在于人的属性,而非科技。具体而言,智慧城市的核心内涵并不仅在于为传统基础设施安装数字界面以推进城市空间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精简运营,而是有意识地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决策,尤其用数据治理的视角来检视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施政效能,创新公共服务体验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前者往往被归为数字城市或称智能城市;后论即智慧城市作为高文明形态显然溢出了技术维度,意图以城市个体为关照,强调智能技术与人、社会的集成和融合,其实质在于“人的秉性”对城市共同体的价值作出基于数字技术理性的权威性分配。在该意义上,智慧城市构成了一套动态政策系统,诚如公共政策被经典地定义为“一种对全社会价值作出权威性分配的过程性计划”。更重要的是,理性主义进路的政策模型论——政策是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

    篇六:助推式公共政策篇七:助推式公共政策

      

      心理科学进展

      2019,Vol.27,No.3,428–437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

      DOI:10.3724/SP.J.1042.2019.0042行为社会政策:“助推”公共福利的实践与探索*

      张书维

      梁歆佚

      岳经纶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

      510275)摘

      要

      行为社会政策是基于人的行为特点而设计,使用“助推”作为政策工具来执行的社会政策。它是行为科学在社会政策范畴的应用,其原理在于洞察人们做选择时的行为偏好,以隐性且非明显经济刺激的方式谋求公众利益。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基于自愿性和信息性的统一,可将行为社会政策中的助推策略分为增加策略、减少策略和转换策略;三大策略被用于再住院率、儿童健康、社区养老、入学资助、就业问题、器官移植和精准扶贫等民生领域,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提高公共福利。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和技术e,助推并非万能,需要政策制定者对症下药、精确识别、权衡使用,规避“行为官僚”,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c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ne关键词

      行为科学;社会政策;助推;增加策略;减少策略;转换策略

      i分类号

      cB849:C91S

      l1引言?

      决策(Thaler,ac2015;李纾,2016a;张书维,2016)。i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除了利益驱使g,人的行为还可能受到人格、情绪、新判断: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如ol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o果没有考虑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点,最后效果h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c可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胡鞍钢,杭承政,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是社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y天悦,2016)。反之,围绕心理、社会和文化的行为s点。社会政策(socialpolicy)简言之即影响公共福P机制进行设计,则可显著改善社会政策的实施效

      利的国家行为;它是市场经济成功运作的基本条n果(WorldBank,2015;Lourenco,Ciriolo,Almeida,i件之一,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治

      &Troussard,2016;杭承政,2017),行为社会政策s理工具(岳经纶,邓智平,2017)e。社会政策的目标因此而生。

      在于最大化人民福祉。可以说c近年来,受惠于对人类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n,一项社会政策是否成功,其标志就是该政策是否按照设定的目的a的精确捕捉,行为科学(包括行为决策、行为经济改变了人类行为。因此vd,好的社会政策必须以人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应用研究逐渐成为政为本,基于人的行为特点而进行设计和执行。这A府监管、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领域的热门和前沿正是“行为社会政策”(BehavioralSocialPolicy)的话题(Sunstein,2016;Teachman,Norton,&Spellman,核心要义。现今的社会政策中对于人的理解主要2015;吕小康等,2018;朱德米,李兵华,2018),源于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然而,来自行为行为科学与政策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Sanders,经济学和决策心理学的大量研究发现,个体的行Snijders,&Hallsworth,2018),催生出“行为公共为并非完全理性,不总是按照理性选择理论进行管理学”这样的新兴交叉学科(张书维,2018;张书维,李纾,2018)。2008年,芝加哥大学行为经济学

      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H.Thaler)教授和哈佛大收稿日期:2018-04-03学法学家卡斯·桑斯坦(CassR.Sunstein)教授正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GL043)资助。

      提出了“助推”(nudge)概念,指任何不依靠明令禁通信作者:岳经纶,E-mail:klngok@126.com

      止或是明显的经济刺激方式,而利用个体在选择428.com.cn.AllRightsReserved.

      第3期

      张书维等:行为社会政策:“助推”公共福利的实践与探索

      42时的行为偏好或是非理性行为,以积极的方式影究小组”(BehavioralInsightsTeam),将行为经济响人们行为朝可预见的方向发展(Thaler&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公共政策的创新,取得Sunstein,2008)。由此,政府可以使用更“隐性”了显著效果。此后,美国政府亦于2014年组建了(covert)的策略来引导公众达成特定选择,采取一“白宫社会和行为科学小组”(WhiteHouseSocial种既非强力控制又非放任自由的管理方式,实现andBehavioralSciencesTeam),通过应用助推理“自由家长制”(libertarianpaternalism),或曰第三论来帮助其制定更有效和低成本的公共政策。荷条道路(Thaler&Sunstein,2008;Sunstein,2014;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已经组建或正在组何贵兵,2016;李纾,2016b)。2017年,塞勒荣获建行为科学团队,利用助推影响政策。中国虽然没诺贝尔经济学奖,彰显出助推思想的巨大应用价有成立专门的行为助推小组,但在公共政策的制值(李宝良,郭其友,2017)。本文聚焦助行为社会定和执行中,已经有类似助推的实践,值得关注。

      政策的实践与探索,将助推的隐性策略概括为三狭义地说,助推是指一套引导人们行为朝向大类,梳理其在国内外社会政策领域的运用,进接受自我负责的方向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框架而“助推”政府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迪安,2015)。其重点有二:一是行为改变要。

      经济激励。本文对助推的理解更广义e,一是c,并不局限2行为社会政策的工具与策略

      于经济激励,而与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政策工具概n念更接近。政策工具的分类ei1983;Howlett&Ramesh,2003)c,通常有两种(Hood,助推是行为社会政策有别于传统社会政策的:其一根据“政府介政策新工具。助推能够影响人们的选择,但不会入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的程度S

      l”分为:强制性工具强迫人们改变选择,也不会代替人们做出选择,(如立法、a行政命令等)、自愿性工具(如通过家庭、只是用不显著增加的成本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社区、市场来实施政策ci)和混合性工具(介乎二者之择。可以说,典型的助推只是对选择架构(choice间),go助推可谓自愿性工具。其二依据“政府拥有的architecture)的改变,而人们在选择时必须有充分lo资源”把政策工具分为四类:信息类工具、财政类的自由且能轻而易举地免受这种改变的影响(句h工具、权威性工具、组织性工具,助推可谓信息华,2017)。“选择架构”的核心就在于政策制定者cy类工具。事实上,助推固有的非强制性决定了使通过对政策使用者心理的把握,创设特定情境s用它作为政策工具时必须立足信息为本来发挥作改变特定条件,使得后者按照前者的希望来进行P,

      用。因此,不同于传统政策工具鲜明的强制性和决策,而这个过程是低成本高回报的ni,就好像“用权威性,从助推的角度看,自愿性工具和信息性胳膊肘或身体其他部位轻推了一下

      s工具就有了统一性。具体到社会政策领域,本文e”,从而让人们更容易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可知,符合助推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基于助推作为政策工概念的政策设计,其干预措施的形式不能是高成cn具的“二合一”属性,概括出三大助推策略:“增加本的物质诱因和强制的行为规范av,如政府补贴、策略”、“减少策略”和“转换策略”。“增加策略”指增加税收、罚款甚至监禁等。鉴于信息、认知能d的是通过增加程序、加大信息披露等方式作用于力和自我控制等因素的限制A,人的日常决策表现政策使用者的认知加工,从而进一步影响其行为出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特征,依赖于各的策略。“减少策略”则与“增加策略”相反,面对复种启发式(heuristics)的经验判断,因而人们经常杂选择的时候,通过简化程序、减少信息的手段会做出与其自身福利不相符的低效决策(李德国,来帮助人们避免做出消极的选择。“转换策略”突蔡晶晶,2016)。助推策略正是着力于改善这一局破了前两种策略的直线思路,在不改变政策含义面,其独到之处在于既不必取道行政命令,也无的前提下,通过对现有政策形式上的转变和调换需借助经济杠杆,而是通过提供适宜的选择架构,来达到目的;存在对政策话语的转换、对政策选使人们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改变(何贵兵,李纾,项的转换和对政策内容的转换等套路。一增一减梁竹苑,2018)。

      一转,对政策制定者的要求与挑战逐步提高。而2010年,英国政府邀请行为科学领域的专家不同策略下的实例,说到底都围绕社会福利两大成立了世界上首个以助推为特色的“行为洞见研结果(钱或服务)的助推展开。

      .com.cn.AllRightsReserved.

      430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7卷

      行为社会政策的增加策略及应用

      (2013)利用在陕西省10个贫困县45所农村小学营增而不繁,增加策略的使用反而使政策使用养信息干预的随机试验数据,分析信息干预对留者的决策过程更为简单。当使用者获取的信息不守儿童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中使用的信息够充分时,往往很难做出真正增进自身福利的决助推方式非常简单:开发促进儿童健康的视频和策。而在社会政策领域,由于掌握资源的差异,这宣传手册,对知识宣讲员进行培训后,再由其对样的信息不对称更是屡见不鲜。对于政策制定者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校长、老师等进行营养来说,增加信息披露、信息公开,适当增添程序是知识普及与宣讲。结果表明,与父母未接受信息设计和执行成本都相对低廉的手段。有鉴于此,干预相比,父母接受干预的孩子健康状况提升政策制定者应当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来帮助人们做显著。可见以信息干预为代表的助推手段能够促出最优选。

      进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且信3.1增加策略与再住院率

      息披露地越充分、越全面,效果越明显。相较于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将政府的财政补贴,信息助推的方式显然成本更为在一家医院出院后的30天内再次入院定义为“再低廉。

      e住院”。再住院很常见但是代价高昂。普华永道无独有偶,白晶等人c(2015)利用信息助推的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再住院率为18%,手段提高陕西省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疫苗接种率ne,每年给医疗保险支出带来170亿美元的成本,其防止传染病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入户基线调查显ic中,至少有1/5的病人是误解或错误预计了医疗示,他们采取发放核心信息卡、进行面对面教育、S

      情况而再次入院。

      开展为期6l个月的健康课堂活动等手段进行信息a简单的教育和沟通可以化解一部分无效的再干预,c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后儿童监护人的行i住院问题。此外,相当数量的美国医院通过识别为产生明显变化g,表现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提高危患者、设计并实施干预过程,来达到降低高高、o预防接种意识增强、预防接种态度更加积极。

      l危慢性心脏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的目的。虽然略oh4行为社会政策的减少策略及应用

      有成效,但是由于难以精准地识别目标患者cy,干预措施缺乏针对性,再住院率依然居高不下。部减而不乱,减少策略的应用帮助人们既快速s分医院转而寻找更为准确的控制再住院率的方P又准确地做出决策。当人们面临复杂的选择时,

      法。Bardhan等人(2015)利用北德克萨斯州的n67需要对复杂性本身做出反应,不断平衡多方利益,家医院中2006~2009年的慢性心脏衰竭病人的信i确定最佳选项通常十分困难,人们有可能逃避、s拖延,做出消极的决策。政策制定者若能提前考息建立了一个模型。研究表明e,建立再住院早期虑到这一点,通过简化程序、打包过程、删减选预警系统非常重要,通过健康信息技术c,只向需项的手段来促使人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既能够化要再次入院诊疗的病患发送信息na,无需入院则不解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又能够避免人们的消极发送信息,结果利用了该种健康信息技术的医院v选择,实现双赢。

      再住院率明显降低。这就是增加策略用于信息助dA4.1减少策略与社区养老

      推的一个典型例证。发送给需要再住院病患的信老龄政策(old-agedpolicy),又称老人政策,息体现了信息披露的思路,而在整个过程中,病是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收入保障和生活照料服务,患只用依据是否收到信息来进行决策,大大简化也是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养老服务则了再住院与否的选择过程,减少了因不必要的担是老龄政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三忧而选择再住院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医疗资大内容:经济保障、日常照料与情感慰藉,而其源的有效利用率。

      中日常照料又可以细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3.2增加策略与儿童健康

      老与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family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身supporting/homecare)主要是由家庭成员提供照体健康和营养状况一直是困扰政策制定者的难题,顾服务的传统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也是农村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个顽疾。常芳等人(community-basedseniorcare)指在社区网络与网

      .com.cn.AllRightsReserved.

      第3期

      张书维等:行为社会政策:“助推”公共福利的实践与探索

      431点内提供的各类提升老人生活质量(含生活便利)更高效、便捷地获取了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的服务模式,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雇佣的护4.2减少策略与入学资助

      理人员上门完成。机构养老(institutionalseniorcare)在美国,社会保障中的学生福利计划对大学是指公办或民办的养老机构(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入学情况有着深远的影响。取消福利资格,使得寓等)为养老服务提供地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受影响的学生出勤率降低了18.2%(Dynarski,为入住老人提供全天候养老服务,政府、捐资机构2003)。一家税务公司尝试了增加高中毕业生大学或老人所属家庭承担养老服务开支的养老模式。

      入学率的助推干预。公司的专业税务人员帮助有在社区养老模式产生之前,政府一直采用大高中毕业生的低收入家庭填写联邦奖学金资助申力发展机构养老的形式,大量资金被投入到建设请表(TheFreeApplicationforFederalStudentAid,养老机构建设中。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包办”的养FASFA),计算他们可能获得的援助金额。这种私老服务使得既有的养老机构缺乏自我生存、自我人订制式服务只需要每名参与者支付53.02美元,发展的能力(张旭升,牟来娣,2013),办的越多,却有效缓解了学生们在填写表格时对犯错的焦虑政府财政的包袱越沉重。而民间力量又大多不愿和承认自己低社会经济地位的耻辱感e,增加了完意进入利润微薄的养老行业,或是定价过高无法成表格的成就感,避免c了因拖延而错过申请真正服务于弱势老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为政(Bettingeretal.,2012)。原本感到困扰的申请流程n府的监管带来难度。这样的养老形式难以为继。被简化成了专业人士帮助下成本低廉的舒心服务eic,同样的,对于“三无”、“低保”甚至失能失智急需养更重要的是以此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S,亦符合减老服务的老人而言,选择一家地理位置、食住条少策略的精神。

      l

      件、收费情况都合心意的民营养老院不够现实,效果是喜人的a而了解各种申请条件、处理各类流程手续进入公助就额外增加了c,每多发放1000美元的经济资ig1.53个大学注册者。而在实施这办养老院又是一项相当繁杂的任务。养老服务的类助推前o,每花费1000美元只能带来0.0351个额窘境酝酿着变革,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lo外的大学新生,减少策略使得1000美元的花费效由政府出资,社区落实专人护理的上门服务即社h区养老成了新选择。这一模式直接对接享受服务c率提高逾40倍。

      y在中国,各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均开的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的老人;同时为老人提sP辟了入学的“绿色通道”。采取一站式服务,对贫困供日间的各种服务,如日托、就餐、康复、庇护、学生的认定及资助政策和途径(如国家助学贷款、休闲娱乐(王诗宗,2007)。这类社区养老服务内容ni校内助学金、勤工俭学等)以集中快速的办理方式更为丰富,也更具人性关怀。

      s提供给有此需求的学生。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经济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e社区养老模式是通困难生的燃眉之急,同时简化了他们的入学手续,过“减少策略”向社会力量的一次借力。政府购买cn亦可视为减少策略的成功运用;由于是校方提供公共服务可看作是“打包av”,将原先必须亲力亲为、的旨在确保家庭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专属服务,复杂棘手的养老问题简化成了激发市场活力、选d对于受益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经财务成本。

      择合适接包方并合理监管完成付费的问题A,既减少了流程又优化了服务。利用的助推手段也简单5行为社会政策的转换策略及应用

      可行,项目发包过程中,通过信息公开、向社会组转而不难,转换策略不需要大刀阔斧,用户织推送关键信息的方式,简明扼要、量身定做,建友好、柔性、四两拨千斤的微调就可以取得理想立统一的政府购买平台,简化相关程序,优化申的效果。转换策略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政策使用请界面,都可以达到吸引社会组织并提高其竞争者的心理特征,在政策调整之后,引导使用者或性的效果,为最终社区养老良好目标的实现保驾主动或被动地改变行为。这些心理特征集中体现护航。从社区养老服务使用者也就是有需要老人在框架效应、默认效应和心理账户。其中,框架的角度来看,这种“上门服务”、“一步到位”式的社效应转换措辞,自由度、透明度更高;默认效应转区养老模式与原先选择养老机构甚至留在家中无换选项,心理账户转换内容,后两者则带有一些人照料的境况相比,大大简化了他们的选择过程,强制执行的意蕴。

      .com.cn.AllRightsReserved.

      432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7卷

      5.1框架效应与就业问题

      以及努力成本、默认选项的框架和个人经验等分Tversky和Kahneman(1981)提出的“亚洲疾析默认效应的影响因素(黄宝珍等,2011)。

      病问题”,开创了对“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的器官移植供体短缺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难题。研究。公共政策中的框架效应指人们的决策行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全世界需要紧急器官受媒体或领导人对同一问题的框架表述形式的影移植手术的患者数量与所捐献人体器官的数量比响而表现出不同决策偏好的现象(史燕伟等,为20:1,而美国器官移植的等待者和器官捐献者2014)。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框架效应来之间的比例为5:1,英国为3:1?1。

      影响政策使用者的决策,一个成功的应用是解决各国都在尝试运用各种方式解决器官捐献率再就业问题。

      低的问题。比如,荷兰通过大规模的教育活动和在提升就业率方面,英国的行为洞见研究小发送大量的邮件说服公民注册成为器官捐献者,组会同试点城市的求职中心一起,重新设计了找但收效甚微(Johnson&Goldstein,2004;Ozetal.,工作的过程,来提高求职者的动力和成功率。具2003)。近年来,有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在解决这体做法是,要求求职者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对求职一难题上选择了利用默认效应e,尤其是一些欧洲活动作出承诺,从而避免消极怠工和半途而废的国家。策略有两种:所有公民都被预先设定为c“有现象。通过公开预先承诺的方式,接受干预组相意捐献器官者”,此时n启动的是“决定退出(opt-较于对照组的求职成功率上升了5%,这种助推out)”系统;但同时他们也可以很方便地提出退出ei手段随即被扩散到全国所有的就业中心。从“被申请把自己登记为c动”找工作到“主动”做承诺,仅仅是将原来的“被S“无意捐献器官者”,此时启动的是“决定参加

      l动推脱”框架转换为“主动承诺”框架,就取得了不来了器官捐献率的大不同。a(opt-in)”系统。这一小小的改变带cJohnson和Goldstein俗的效果(Lourencoetal.,2016)。

      (2004)ig通过在线行为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默认同样,匈牙利也将框架效应运用到调整失业公民ol“同意”捐献器官的国家平均超过90%的公民保险的管理方式之中。将“失业保险”重新命名为o选择成为器官捐献者;而默认公民“不同意”器官“求职者福利”,这是一个更好听的名称。再辅以要h求求职者主动报告求职进展情况,增加就业中心c捐献的国家平均仅有不到20%的公民选择成为器y对求职者的访问等综合性手段,对解决再就业问s官捐献者。Abadie和Gay(2006)发现,在控制其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Lourencoetal.,2016)P。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仅将“决定参加”系统改为作为就业问题的终端环节,退休政策也事关n“决定退出”系统,一个国家的公民器官捐赠同意i个人福祉。鉴于我国人口老化、受教育年限加长、率大约可以增长16%。可见默认选项的倾向性导s劳动力成本上涨、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等社会形e致了政策结果的巨大差异。特别的,实践上西班势,延迟退休政策已进入决策者视野并被纳入议c牙已经走在了前面:根据西班牙器官捐献法的规n事日程。目前在讨论延迟退休的政策益处时av,主定,所有公民都被视为器官捐献者,除非公民本要站在国家角度。最新实验研究发现d,当操纵了人在生前表达了相反的意愿,该意愿可通过口头政策宣传立场A,即由国家立场的宣传框架转变为或书面进行表达。这一充分运用默认选项的法律个人立场的宣传框架后,能够显著提升民众对辅之以高效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架构及运作机制,“延退”政策的可接受性(曾艳,2017)。

      确保了西班牙的器官捐献率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5.2默认效应与器官移植

      首位;2017年,西班牙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达到默认效应(DefaultEffect)表现为一种预先确46.9,创下新高2。

      定的选择,若人们没有采取新的、试图改变的行

      动,那么这个选择就会生效。日常生活中“默认”1?新华专访.(2012).90%患者在等待中绝望,器官捐献亟待选择的场景并不少见,如安装软件时捆绑的其他更多人参与.http://www.organdonation.org.cn/show.aspx?id=软件、购买飞机或汽车票时默认购买的保险等。6059&cid=442细究起来,可从损失规避、质询理论、暗含的推环球时报.(2018).你知道吗?西班牙的这项事业比它的足坛地位更牢固.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8-荐和神经心理机制四个方面解释默认效应的形成;07/12400125.html?nmr=1.com.cn.AllRightsReserved.

      第3期

      张书维等:行为社会政策:“助推”公共福利的实践与探索

      433在我国,据估算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而苦品,尽管这些产品只是便宜的杀虫剂及处理过的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而每年器官蚊帐。但只要给人们提供一个带锁的铁盒和一个移植数量仅约1万例3;2016年百万人口器官捐献标明需购买卫生预防产品的账本,人们对这类产率仅为2.984。调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是品的投资就会提高66%~75%(WorldBank,2015)。影响民众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杨颖,黄海,这种助推行为之所以奏效,就在于帮助人们建立邱鸿钟,2014);这一束缚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突破。了专门的“卫生预防产品”账户,从而把这类产品因此,通过默认选项设计来提高中国的器官捐献的消费行为从“现金支出”账户中剥离出来。

      同意率以解燃眉之急就显得更加迫切。一项最新贫困问题通常具有区域性、阶段性和动态性的在线调查显示,默认选项为“决定参加”组被试特征,不同类型区域和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的器官平均捐献意愿率是68.33%;默认选项为决致贫因素不同。在我们过往的扶贫模式中,财政定退出组被试的器官平均捐献意愿率是83.61%。投入不断增加,政府扶贫补贴的“撬动效应”带动该结果说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决定退出制度周围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种大水漫灌式的财政同样能够提升器官捐献率(黄元娜等,2018)。

      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器官捐献只是医疗卫生领域成功利用默认效后返贫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有些县为了继续拿e,但用完贫困补贴之c应的一个范例。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通常补贴,放弃发展,迟迟不肯脱掉贫困县的n“帽子”。缺乏确定的偏好,因此有能力设置默认选项的政个中原因在于传统的扶贫过于注重经济因素ei策制定者应当使用它们来实现合理且重要的医疗忽视了贫困人群的行为心理特征。行为经济学理c,而目标。例如,默认注射常规肺炎球菌疫苗,大大减论认为穷人拥有财富的稀缺性以及知识的匮乏S

      l,少了小儿感染肺炎球菌引起肺炎的几率;72小时限制了他们的认知资源ac,会导致他们形成稀缺心后默认移除留置导管,使病人更不容易处于危险态而失去耐心ig,从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之中;仿制药默认为药物,实现了成本控制的目的行为决策o,这是物质贫困的认知根源(黄英君,标等(Halpern,Ubel,&Asch,2007)。当临床证据表lo胡国生,2017)。因此,要想真正脱贫,就不能忽视明一种处理方式对大多数病人都适用,此时将其h认知因素的作用,需借助“贫困心理学”的视角重作为默认选项就有极大的现实意义(Johnson,cy新审视并着力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徐富明等,Steffel,&Goldstein,2005)。

      s5.3心理账户与精准扶贫

      P2017)。

      十八大后的精准扶贫政策将贫困户、贫困村塞勒于1985年正式提出了心ni有效识别出来,并建立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档案卡,

      理账户理论(MentalAccountingTheory;Thaler,1985)s摸清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在此基础上改变过去认为,个人、家庭乃至企业都有明确的或潜在的e。该理论c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方式和一味“输血”的功能,心理账户系统,这个系统在进行决策时通常有着n诱导各种市场手段实现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与经济学、数学的计算方式相悖的运算规则av,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可利用来自心理账户的助们倾向于把财富划归进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管理d推。举例来说,贫困人口已建立了农业物资、食A,用心理账户来分类消费行为与分配资金,不同的物支出、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不同类型的心理账户之间运算规则也不尽相同,而这个系统的工账户,如果像过往那样一次性发放补贴,贫困家作是无意识的,这也使得人们的决策往往违背了庭会把它和有限的收入放在一起,在各个心理账“经济人”假设(李爱梅,凌文辁,2007)。2015年世户之间二次分配,优先分配给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界发展报告中有一个生动的例子,肯尼亚政府了账户,很难达到专项扶贫的效果。同时,贫困人群解到,缺乏现金阻碍了人们投资购买卫生预防产的认知控制力有限,通常具有短视现象,注重眼

      前利益。因此,扶贫资金可以采取分类多次划拨3的方式,引导扶贫对象将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或南方周末.(2017).每年器官移植仅约1万例,中国器官捐献需跨哪些坎.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011小额储蓄置于相应的心理账户,辅之以默认选项4人民日报.(2017).一位捐献协调员的酸甜苦辣(发现身边).的设置来开启贫困户的储蓄行为,可以设定账户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7/0405/c1008-29188517.html

      自动将收入账户金额的一部分转化为定期储蓄。

      .com.cn.AllRightsReserved.

      434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7卷

      之后利用贫困户将存钱、取钱分设为不同心理账文的另一贡献。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增加户的习惯,控制支出对贫困户的诱惑,代之以“天策略与减少策略好似一个硬币的两面,至于什么天存钱、日日有息”的快乐,增强贫困人群的获得时候增加信息,什么时候又减少信息,政策设计感,最终使其主动改变行为。

      者需根据具体的政策情境和受众背景来考量,把2014年12月以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握其中的平衡。而转换策略则跳出了信息增减的研究院先后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乐山市马直线思维,用更隐秘且巧妙的方式“改造”信息,边县、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等地发起了一项“劳为决策者的“临门一脚”实现“神助攻”。尽管本文动收入奖励计划”的反贫困实验5。贫困户因“福利对三大策略的探讨聚焦在社会政策领域,但基于依赖”而失去脱贫动力,“等靠要”的思想给扶贫任“助推”的工具属性,三大策略完全可以推广到行务带来挑战,这项实验所针对就是这一难点。“劳为助推所及之处。如利用增加策略,在原有选择动收入奖励计划”的核心就在于对低收入家庭的之外增加另一个更差的选择后,原来的那个选择劳动所得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以奖代补,鼓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行为(Li,贫困户通过增加劳动供给来增加收入。这种“以奖Sun,&Chen,2018)。总之,代补”其实是负所得税的一种形式:即政府界定一社会发展的行为科学方案,e助推策略提供了促进c有效助推的基础在于个最低收入线,按照一定负所得税税率,对在最对个体行为选择心理机制的正确认识n(何贵兵等,低线下的贫困人口,根据他们不同的实际收入,2018)。

      ei给予一定补助。这显然有利于激励低收入群体增加行为社会政策的各项实践应用表明c,在社会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意愿(李庆梅,聂佃忠,2010)。

      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S

      l,利用助推可以在个人层原先的低保政策采取的是“差额补齐”的方式,面取得事半功倍奇效ac(Benartzietal.,2017)。与营缺乏劳动激励,即每多挣1块就少补助1块,贫困利性部门不同ig,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助推必须有一户自然认为积极工作是不划算的,政府只能不断个社会目标o,即让尽可能多的人可以从助推中最加大补贴,却很难“拔出穷根”。然而当政府的补贴lo大程度地获益。换言之,行为社会政策助推公共从“不劳而获”的补贴账户转移到了“多劳多得”的h福利。现实中,当人们真正从社会服务中寻求支奖励账户,“懒汉”也开始有动力走出贫困:贫困户cy援、帮助和补偿的时候,权利失衡就随之产生。通过种养殖业和劳务收入项目大幅提高了收入s,P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服务的提供方几乎掌握了全雷波县143户贫困户的数据也显示了农民就业率

      部话语权,他们在实际上决定了谁能够获取福利大幅提高。仅仅只是转了心理账户,ni换了补助形和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助推的加入使得弱势式,就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效果;还带来拉动消费、s群体可以得到更直接、更集中的关注,这也体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附加利好。可见e,利用心理了行为社会政策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政策中的账户的转换策略将给政府攻克cn“精神贫困”这一顽助推可以看作是一种实现社会福祉最大化的个性疾带来新思路。

      av化方案,大数据技术处理复杂数据能力的提升帮6小结和展望d助我们更精准地了解人类行为;也正因为如此,A

      通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政策中应用助推,更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社会政策,行为社有效率的社会政策来日可期。

      会政策可以做到保留个体自由选择权利的同时,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以考虑放在政策制定者如潜在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社何更精确地识别哪些情境需要且可以使用助推方会福利的方向发展。“行为社会政策”概念的提出,法;增强助推过程的透明度、保障政策使用者的是本文的首要贡献。以行为科学为理论指导,以知情权,帮助使用者也参与到助推设计过程中来;助推为政策工具,以公共福利为现实目标,行为更好地评估助推对社会的总体影响。一方面,助社会政策大有可为。三大助推策略的概括,是本推机制能否在社会政策领域有效地影响和激励使

      用者的行为,使其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向发展。尽5第一财经.(2017).补民生短板:四川一个城区的劳动收管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要推广仍需要更入奖励实验.http://www.yicai.com/news/5350027.html多的实践经验。这个问题可以在面对具体情境时

      .com.cn.AllRightsReserved.

      第3期

      张书维等:行为社会政策:“助推”公共福利的实践与探索

      435拆解成:哪种助推机制最适合当下的社会政策?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助推者也可以互怎样解释、推导、预判助推机制的功效?这两个相学习,尽管目标不同,但手段相似(Caldwell,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时时自省,以保证对助推机2018)。特别的,考虑到经济不景气、财政资源有制的合理、正当使用。另一方面,社会政策助推限以及政府越来越不想在社会领域花钱(小政府机制设计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即作为代理人理念,英国近年的变化最明显),我们认为社会政的政策制定者与作为委托人的政策受众之间在个策中的助推前景广阔。期待在这交叉学科领域中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上的不一致。如何对他们可能出现新的知识要素、方法技术和经验证据,推动存在分歧的利益诉求进行有机整合而实现“激励行为社会政策的研究与实践继续向前。行为科学相容”呢?我们真的能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助推给政策科学带来的变化可能是一场革命性的知识策略吗?这个问题的不断探索同样有助于建立助重构,并为提升政策有效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朱推机制的实践基础。

      德米,李兵华,2018)。只有重视个体需求,完成从需注意,助推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本身并微观到宏观的行为公共政策理论跨越(李文钊,不涉及道德伦理问题,关键取决于使用者的目的;2018),建立“以人民为中心e”的治理模式(胡鞍钢,正如塞勒本人所强调:“把助推手段用在好的地杭承政,2018),利用助推等政策工具对症下药、c方”(Thaler,2015)。行为社会政策中的助推实践,有的放矢,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ne,人民生应警惕催生“行为官僚”(behavioralbureaucrats):活的幸福安康。

      i助推者因不了解个人的幸福标准而损害其福祉,c或暗助特定利益团体(Sunstein,2016;何贵兵,参考文献

      S

      l2016)。此外,助推不是“万能良药”,也不存在哪白晶,张义ac,戴侃记,张建霞,张少白,张峰,…李德兵.一种方法能够“包治百病”(Sunstein,2017);只有(2015).i陕西省山区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核心信息干预效将助推策略和传统手段(如税收、经济刺激、管制果评价go.医学动物防制,31(12),1370–1372.等)相结合,因时因地制宜,才有利于政策制定者l常芳,史耀疆,李凡,岳爱,杨斌,杨矗.(2013).信息干o做出最佳决策(Loewenstein&Chater,2017)。值得h预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来自陕西省的随机一提的是,同为行为科学的两大干预手段,c干预试验.农业技术经济,(4),117–125.y助推迪安.,H.著,岳经纶,庄文嘉,温卓毅译.(2015).社会政旨在通过改变个体行为引导其做出更好的决策s策学十讲(第二版).上海:格致出版社.而与之相对的“助力”(boost)则重在培养个体做出P;

      杭承政.(2017).考虑个体非理性的公共政策——评《2015更好决策的能力(Hertwig&Grüne-Yanoff,2017)ni。年世界发展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公共管理评论,(1),尽管短期内“助推”的效果立竿见影备受推崇

      s;不164–171.过从长远上看,“助力”教会人们更加自如地面对e何贵兵.(2016).助推:第三条道路.管理视野,(6),选择;二者是互补而非cn替代的关系(Hertwig,101–106.

      2017)。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权衡使用a何贵兵,李纾,梁竹苑.(2018).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兼收并蓄。最后,社会发展.心理学报,50(8),803–813.d如前所述v,,迄今为止的助推主要胡鞍钢,杭承政,吴天悦.(2016).为何公共政策有时会来自西方。毋庸置疑A,中国政府是强势政府,也是“南辕北辙”?——谈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应用.国情全能政府,但并非总是有效的。市场转型、治理报告,专刊(33).创新、体制改革,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有限而有效胡鞍钢,杭承政.(2018).论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模的政府。助推正好是一个推动强势政府改革的重式——基于行为科学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1),13–17.要机制。

      黄宝珍,徐富明,王岚,马向阳,吴修良.(2011).行为决助推在社会政策实践中的应用才刚刚崭露头策中的默认效应.心理科学进展,19(11),1675–1683.角;相比与其在商业和消费领域的日趋成熟,仍黄英君,胡国生.(2017).金融扶贫、行为心理与区域性贫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对待“助推”这一新生事物困陷阱——精准识别视角下的扶贫机制设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时,我们应当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即只要不是:人文社科版,(2),1–10.黄元娜,宋星云,邵洋,李纾,梁竹苑.(2018).以小拨大:直接发命令、下指示、立法和强制执行,都可以默认选项和反应模式效应助推中国器官捐献登记.心理算是助推(Blakemore&Warwick-Booth,2013)。当学报,50(8),868–879.

      .com.cn.AllRightsReserved.

      436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7卷

      句华.(2017).助推理论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创新.西countrystudy.JournalofHealthEconomics,25(4),599–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2),74–80.620.李爱梅,凌文辁.(2007).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心Bardhan,I.,Oh,J.H.C.,Zheng,Z.E.,&Kirksey,K.(2015).理科学进展,15(5),727–734.Predictiveanalyticsforreadmissionofpatientswith李宝良,郭其友.(2017).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整合与行为经congestiveheartfailure.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济学的拓展及其应用——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26(1),19–39.

      主理查德·塞勒主要经济理论贡献述评.外国经济与管Benartzi,S.,Beshears,J.,Milkman,K.L.,Sunstein,C.R.,理,39(11),138–152.Thaler,R.H.,Shankar,M.,…Galing,S.(2017).Should李德国,蔡晶晶.(2016).基于助推理论的公共服务质量改GovernmentsInvestMoreinNudging?Psychological进——一个研究框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5),109–116.Science,28(8),1041–1055.李庆梅,聂佃忠.(2010).负所得税是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Bettinger,E.P.,Long,B.T.,Oreopoulos,P.,&Sanbonmatsu,低保制度有效衔接的现实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5),L.(2012).Theroleofapplicationassistanceand22–25.informationincollegedecisions:ResultsfromtheH&R李纾.(2016a).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BlockFAFSAexperiment.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学出版社.127,1205–1242.李纾.(2016b).既非“胡萝卜”也非“大棒”:助推社会发展Blakemore,K.&Warwick-Booth,eL.(2013).Socialpolicy:的一条新捷径.管理视野,(6),92–96.

      Anintroduction(fourthedition)cn.London:Openuniversity李文钊.(2018).向行为公共政策理论跨越——间断–均衡press.e理论的严谨逻辑和趋势.江苏行政学院学报,(1),82–91.Caldwell,L.(2018).Publiciandprivatesectornudgerscan吕小康,武迪,隋晓阳,汪新建,程婕婷.(2018).从“理性learnfromeachcSother.BehaviouralPublicPolicy,2(2),人”到“行为人”:公共政策研究的行为科学转向.心235–245.

      l理科学进展,21(12),2249–2259.Dynarski,acS.M.(2003).Doesaidmatter?Measuringthe史燕伟,徐富明,李燕,刘程浩,李彬

      (2014).公共决策effectofstudentaidoncollegeattendanceandcompletion.i中的框架效应: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AmericanEconomicReviewgo,93(1),279–288.22(8),1303–1311.lHalpern,S.D.,Ubel,P.A.,&Asch,D.A.(2007).王诗宗.(2007).地方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限度——o以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政策为例.公共管理hHarnessingthepowerofdefaultoptionstoimprovehealth学报,4(4),45–52.ccar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357(13),1340–y1344.徐富明,张慧,马红宇,邓颖,史燕伟,李欧.(2017).s贫Hertwig,R.(2017).Whentoconsiderboosting:Somerules困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心理科学进P

      展,25(8),forpolicy-makers.BehaviouralPublicPolicy,1(2),1431–1440.n143–161.杨颖,黄海,邱鸿钟.(2014).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对器官i

      Hertwig,R.,&Grüne-Yanoff,T.(2017).Nudgingand捐献意愿的影响分析.中国组se织工程研究,18(5),boosting:Steeringorempoweringgooddecisions.803–808.c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12(6),973–986.岳经纶,邓智平.(2017).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n.北京:中Hood,C.(1983).Thetoolsofgovernment.London,央编译出版社.aMacmillan.曾艳.(2017).民众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可接受性:政策宣传vHowlett,M.,&Ramesh,M.(2003).Studyingpublicpolicy:立场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A,中国科学院.Policycyclesandpolicysubsystems.Oxford:Oxford张书维.(2016).寻找理性边界

      打开决策黑箱——评《决UniversityPress.策心理:齐当别之道》.公共行政评论,9(5),192–198.Johnson,E.J.,&Goldstein,D.G.(2004).Defaultsand张书维.(2018).行为公共管理学:用“心”求“理”.公共行donationdecisions.Transplantation,78(12),1713–1716.政评论,11(1),1-6.

      Johnson,E.J.,Steffel,M.L.,&Goldstein,D.G.(2005).张书维,李纾.(2018).行为公共管理学探新:内容、方法Makingbetterdecisions:Frommeasuringtoconstructing与趋势.公共行政评论,11(1),7-36.preferences.HealthPsychology,24(4),17–22.张旭升,牟来娣.(2013).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综Li,M.,Sun,Y.,&Chen,H.(2018).ThedecoyeffectasaNudge: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1(1),91–96.Boostinghandhygienewithaworseoption.Psychological朱德米,李兵华.(2018).行为科学与公共政策:对政策有Science.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8761374.效性的追求.中国行政管理,(8),59-64.Loewenstein,G.,&Chater,N.(2017).PuttingnudgesinAbadie,A.,&Gay,S.(2006).Theimpactofpresumedperspective.BehaviouralPublicPolicy1(1),26–53.consentlegislationoncadavericorgandonation:Across-Lourenco,J.S.,Ciriolo,E.,Almeida,S.R.,&Troussard,X.

      .com.cn.AllRightsReserved.

      第3期

      张书维等:行为社会政策:“助推”公共福利的实践与探索

      43(2016).Behaviouralinsightsappliedtopolicy:EuropeanSunstein,C.R.(2017).Nudgesthatfail.BehaviouralPublicReport2016(EUR27726EN).Brussels,Belgium:EuropeanPolicy,1(1),4–25.CommissionJointResearchCentre.doi:10.2760/90393Teachman,B.A.,Norton,M.I.,&Spellman,B.A.(2015).Oz,M.C.,Kherani,A.R.,Rowe,A.,Roels,L.,Crandall,C.Memostothepresidentfroma“CouncilofPsychologicalW.,&Tomatis,L.,&Young,J.B.(2003).HowtoimproveScienceAdvisers.”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organdonation:TheresultsoftheISHLT/FACTpoll.10(6),697–700.JournalofHeart&LungTransplantation,22(4),389–410.Thaler,R.H.(1985).MentalaccountingandconsumerSanders,M.,Snijders,V.,&Hallsworth,M.(2018).choice.MarketingScience,4(3),199?214.Behaviouralscienceandpolicy:WherearewenowandThaler,R.H.(2015).Misbehaving:Themakingofbehavioralwherearewegoing?BehaviouralPublicPolicy2(2),economics.W.W.Norton&Company.144–167.Thaler,R.H.,&Sunstein,C.R.(2008).Nudge:ImprovingSunstein,C.R.(2014).Whynudge?:Thepoliticsofdecisionsabouthealth,wealth,andhappiness.Newlibertarianpaternalism.NewHaven,CT:YaleUniversityHaven,CT:YaleUniversityPress.Press.Tversky,A.,&Kahneman,D.(1981).TheframingofSunstein,C.R.(2016).Theethicsofinfluence:Governmentdecisions.Science,211(4481),453–458.intheageofbehavioralscience.Cambridge,England:WorldBank.(2015).Worlddevelopmentreport:Min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society,andbehavior.Washington.DC:WorldBankGroup.c

      ne

      iBehavioralsocialpolicy:NudgeinthepracticeandcS

      explorationofpublicwelfare

      laZHANGShuwei;LIANGXinyi;YUEJinglunci(CenterforChines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SchoolofGovern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go510275,China)

      lAbstract:Behavioralsocialpolicy(BSP)isakindofsocialpolicythatuses"nudge"asatool,basedontheocharacteristicsofhumanbehavior.Itistheapplicationhofbehavioralscienceinthefieldofsocialpolicy.Accordingtopeople’sbehavioralpreferences,cyBSPpursuespublicwelfareinacovertwaywithoutsignificantlychangingtheireconomicincentives.Fromtheperspectiveofpolicymakers,themethodofthesvoluntaryand/orinformationalnudgecanbedividedintoincreasestrategy,decreasestrategyandadjustmentP

      strategy.Thesethreestrategiesareni

      usedinareassuchasre-hospitalizationrate,children"shealth,community-basedseniorcare,admissionfunding,employment,organtransplantation,andprecisionpovertysalleviationtohelppeoplemakeecbetterchoicesandimprovepublicwelfare.Asanemergingmethodandtechnology,nudgeisnotnalwaysuseful.Policymakersneedtosuittheremedytothecase,accuratelyidentify,trade-off,avandavoid“behaviorbureaucrats”,inordertorealizethemodernizationofnationalgovernanceandmaximizationofsocialbenefits.dKeywords:behavioralscience;socialpolicy;nudge;increasestrategy;decreasestrategy;adjustmentstrategyA

      .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八:助推式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方面论文免费]公共政策分析论文

      公共政策方面论文免费篇1谈取消木地板消费税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1.1释义

      2006年3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明确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对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实木指接地板加征5%的消费税。

      实木地板又名原木地板,是指天然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实木指接地板是由一定数量相同的树种、相同截面尺寸的长短不一木料,沿着纵向指接长料,加工而成的地板;实木复合地板是由不同树种的板材交错层压而成。这三种产品的共同点是在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木地板消费税是对木地板企业在木地板生产加工环节征收的税费,而不是由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支付额外的税费。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特殊性的消费税,是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性的对一些特殊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且我国消费税采用价内税的计税方式,只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

      1.2地板消费税征收的背景及目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内对木地板的需求大幅上升。生产和使用木质地板客观上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伴随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为了鼓励节约使用木材资源,世界各国对天然林采取禁伐、限伐措施。按照5%的税率征收消费税就是国家保护森林资源,引导木材合理消费的一种方法,反映了我国政府对森林与环保问题的重视。开征消费税后,一是可以调节消费结构,通过调节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影响消费活动的方向和内容,进而调节整个社会消费结构;二是限制消费规模,引导消费方向;同时增强国人的环保意识,提高民众树立更加环保的木材消费观。征税将促使厂家与消费者更加珍视实木地板的生产与消费,从而提高木材使用率,减少浪费。

      1.3消费税征收现状

      地板消费税实行9年来,对于保护濒危树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发挥了作用,对抑制纯实木地板消费也有一些效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木地板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进口木材及速生林地的开发使用,继续征收木地板消费税,对保护环境已失去了应有作用,并对资源综合利用和木地板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且受近几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升高,国外贸易壁垒的阻碍,地板行业发展速度降缓,地板企业已经到了生死边缘。

      2木地板消费税对木地板企业的影响

      2.1我国地板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木地板行业起步晚、基础差,但是发展迅速,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开拓了多种类、多规格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建立了从生产、销售到配套铺装的服务体系,并形成了一定企业规模的产业集群,整个行业已进入稳步发展的成熟阶段。同时,由于木材资源紧缺、市场竞争不规范、企业创新能力弱,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出口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我国木地板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2目前地板企业的发展困境

      2.2.1国内市场需求不旺,行业产品销量总体下滑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2022年房地产业持续低迷,成交额持续走低。连众人期盼的金九银十效应都明显减弱很多,品牌艰难维系,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地板销量约为3.88亿元,同比下降2.8%,实木地板及强化地板销量下降5%以上,地板行业整体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企业不同程度的减产或停产再一次对地板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2.2.2高企的税负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造成不公平竞争

      木地板企业在生产中要承受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其他各种税赋,对企业来讲压力很大,这样就会促使一部分企业不规范,容易在行业当中犯错。降低木材企业的税负,公平税收环境,规范企业纳税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2.3企业税费过高,产不敷出,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国际市场疲软,国内商品房调控,导致地板行业销量下滑,出现了局部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情况。而国内木地板企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运输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等各种税费也有增无减,致使业内出现大量企业减产、停产,甚至老板跑路等现象,大量工人待岗。

      2.2.4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导致国内木地板出口受阻

      我国木地板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欧洲,每年木地板出口量一直保持在1亿平方米左右,占木地板产量的1/4。木地板上承载着很多“所谓”的知识产权,由于我们在地板产品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较少,出口相关产品需要购买国外知识产权,在与外国企业的出口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

      的地位。现在中国地板企业的出口竞争,除了成本原因以外,还有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美国《雷斯法案修正案》及《欧盟木材法规》的强制实施,俄罗斯、东盟等相关木材贸易和保护法案的出台,全球材种资源的认证成本越来越高,以及针对中国地板企业的“双反”调查,使我国木地板出口量大幅下滑,负增长率高达1724%。由于出口受阻,许多企业转向内销,致使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2.3我国木地板生产已向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3取消木地板消费税的政策建议

      3.1实木地板消费税应尽快取消

      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现在的木材消耗主要依靠进口和速生木材。速生林25年就可以利用,杨树甚至10年左右就可以利用。速生林在我国迅速发展,很多木材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林地,甚至在国外开发了自用林地。通过技术的进步,未来的速生林实木地板产业化成必然趋势,速生木材促进了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将会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自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国内优质、珍贵木材供应量急剧下降,实木地板原料很大一部分从国外进口。大量进口木材,间接保护了我国的森林资源,对于国内的实木地板生产企业,不应再征收5%的消费税,而对于实木地板成品的出口企业来讲,国内只起到来料加工的作用,消费发生在国外的部分产品,也不应再征收消费税。

      3.2实木复合地板、实木指接地板消费税,应享受国家补贴或退税政策

      实木复合地板是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国际上对木材的综合利用、科学利用或加工利用有一个基本定律:如果对天然林的利用小于30%,基本上就属于科学、合理的利用。拿木地板行业来说,实木复合类就符合这一环保要求。实木复合地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层复合,一类是多层复合。15毫米厚的为三层复合,表层4毫米为天然林材种,中间层和底层均为速生林木材;多层一般为12~15毫米结构,目前普遍利用的表层只有06~2毫米,所占比重也都小于30%。从国际上对资源的环保绿色、科学利用的角度来讲,复合木地板是环保产品,其资源的使用是合理,不破环环境的,生产过程也不污染环境,产品的消费利用对环境无害,产品废弃以后,还可以被再生利用,这都符合现代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理念。

      实木复合地板基材为人工速生林木材,同为综合利用产品,中、高密度纤维板能享受国家退税政策,实木复合地板基材亦应享受。大力推广实木复合地板的消费,有利于保护稀有木材资源。

      实木指接地板主要生产原料为短小木材及木材加工边角料,属于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品生产不仅能减少原木消耗,还可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因此指接地板不但不应征税,而且应该进行相应补贴。

      3.3尽快研究制订地板行业木材综合利用鼓励政策

      2022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2―2022年)》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木材与木制品是唯一可再生的绿色建筑材料,国家应积极鼓励其发展,近期也是取消木地板行业消费税是最佳时期。为保护森林资源,应采取差别征税的方式,对使用次生材、速生材、边角料等非原木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实木复合地板、指接实木地板,按照低税率征税或者免税或者在其他税目中退税,以鼓励企

      业使用原木替代品。同时,也使征收税率与征税对象所耗用的自然资源(木材)相适应,回归消费税的本意与宗旨。

      4结论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战略措施的稳步落实,建议对实木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取消消费税,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对使用次生材、速生材、边角料等非原木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实木复合地板、实木指接地板,应免征消费税或在其他税目中退税。这样可以扩大木地板消费,减少瓷砖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以助推木地板企业走出困境,释放活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更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外双反调查、国家房地产限购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挑战。

      公共政策方面论文免费篇2试论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启示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苏俄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失败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苏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深刻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邓小平曾积极评价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新经济政策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苏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成功范例,对我国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及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首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重要任务本应该是如何使俄国从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然而,苏维埃政权此时却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严峻形势之下,在这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苏维埃政府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实施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流通领域,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全国消费品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人贸易;在工业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国有化;在社会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苏俄人民的积极性,有效地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它对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如果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它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苏俄经济崩溃瓦解,造成经济危机;农民因利益受到极大“剥削”而发生暴动;工人不满和士兵叛乱等危急情况也会出现,进而导致国内政治动乱,从而对苏维埃政权产生极大的威胁。

      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列宁经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同时,列宁开始重新认识俄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实际,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经济政策就诞生了。

      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列宁在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采取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己经绝对必要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而探寻这一途径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实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大胆尝试。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用新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为适应当时国内外战争形势需要而采取的一项粮食政策,主要是由国家强制性地、无偿地从农民手中收缴除农民必需生活供给之外的全部余粮,然后由国家直接分配给革命战争前线的士兵及其他居民。

      它在革命胜利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它的消极作用也随之越发明显,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议指出:“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开端和主要标志。粮食税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国家资本主义在新经济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22年11月,列宁在回答《曼彻斯特卫报》记者问题时,谈到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他指出,一条是准许小生产有贸易自由,一条是运用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列宁结合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内涵、性质、作用和形式。根据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列宁提出了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租借制四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既要利用资本主义的资本和技术设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又要发展小农经济,使小农经济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大生产。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有利于无产阶级对小生产者和资本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得无产阶级最终消灭资产阶级,从而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三)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列宁指出:“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同时,他还特别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作的退却是不够的,必须再退却,再向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这充分说明列宁已经深刻认识到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加强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必须通过商品经济、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发展自由贸易,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活跃市场,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融合与快速发展。(四)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鉴于经济遭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物资匮乏,不得不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度,采用实物形式的平均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苏俄社会经济状况,快速而有效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进攻,保卫革命胜利果实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它的消极作用也随之显现,而且越演越烈,引起了劳动者的普遍不满,挫伤了其积极性,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列宁经过反思,在1918年夏,第一部苏维埃宪法果断地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度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充分肯定了按劳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这样就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三、新经济政策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启示

      在1922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列宁高度评价了新经济政策的意义,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唯一办法”。新经济政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我国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现实启示。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问题的集中体现。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虽然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和未来社会的设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恢复和发展了当时俄国的国民经

      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他却始终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始终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今天,我国正处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改革开放的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列宁曾经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正基于此,列宁根据当时苏俄的具体国情,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果断地实行新经济政策,大力促进了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保卫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目前,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该变。这就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三)坚持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观点,以人为本,重视三农问题

      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三农问题,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最迫切和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让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成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邓小平曾特别强调:“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能不能好起来。”江泽民同志也曾有针对性地指出:“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业的比重相对小一些,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变,也不能变。越是二、三产业发展快,越需要牢固的农业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持。”三农问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党必须制定更多的惠民利民政策来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四)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曾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

      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今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更应该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而且应当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恩格斯曾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议,预示着中国将处于一个空前改革的时代。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推荐访问: 助推式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助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