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博公文网 - www.xahdsy.com 2024年05月17日 16:03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7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04-29 11:30:05

    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摘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溯源、主要内容、思想内涵、逻辑关系等,对于准确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

      作用

      意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

      精选文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作用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第五,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第六,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同时还要把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七,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个核心的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二是加强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第九,提出了充分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首次把民主理念扩展到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高度”。

      第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念。针对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多元化—

      精选文档

      的格局,更加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它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又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内涵丰富而深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和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和,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哲学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依据变化发展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正确认识和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分别以这三个基本问题为重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这个“脉”从理论主题上说,都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主题的;从理论基础上说,都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从实践基础上说,都是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从理论目标上看,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个“进”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践经验,注重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着奠基的作用,理论体系的其他部分都是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展开和深化。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主要属性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深刻体现。它既揭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又强调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认识,反映了我们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和实现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进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和重要原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邓小平理论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它们既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价值,又都是同一项历史使命的思想求索,相互之间内在统一且层层递进、一脉相承。很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

      “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五大重申,要

      “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并首次在党章中把它确立为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从实践方面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已经并将长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理论指南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理论体系,能够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深深地扎根中国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这个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势下,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

      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邸乘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J].学习论坛,2001,03[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徐蓉蓉,胡江东,杜环环.第三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坛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11,02[4]彭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J].贵州师范学院报,2009,04[5]

      吴怀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含义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报,2009,05

    篇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与体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条件,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历史鉴戒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实践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个历史性的过程,新中國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改革开放使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本质,而且是当代中國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历史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取得了三大成就。其中,“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國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些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制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对这一制度体系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条件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不是新时代中國的主观独创和空中楼阁,而是有着独特的形成条件,具备深厚丰富的理论基础、历史鉴戒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进行了设想,并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物,其直接目的是取代现实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因而其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如资本主义

      是私有制、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就应该是公有制、按劳分配。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将取得國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國家财产。”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的首要特征和根本特征就是公有制。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实行和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不仅仅是对敌人的专政,更需要对革命阶级和人民的民主。而这种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的形式,就是民主共和國。对此,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有什么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國这种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倾向于建立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另外,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要进行观念和文化的更新。因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

      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把教育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则,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基所在。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历史鉴戒。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现实,从而也提供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最初模式。在政治上,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國家应该是包括无产阶级政党、苏维埃机关、工会组织、非党工农代表会议等“一个由若干齿轮组成的复杂体系”。但这个体系经过变动,开始的多党制变为一党制又变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苏维埃的“议行合一”变为“以行代议”,國家的联邦制变为实际上的单一制,选举制变为委任制,任期制变为终身制,集体领导变为个人专权。在经济上,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开始是“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國有化、劳动义务制、实物配给制。后来变为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租让制和租借制,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再后来,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最终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在文化上,摧毁旧文化,建设新文化。为此,苏维埃國家建立了新的文化领导机构,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

      化阵地,积极开展扫盲运动,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文化设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鼓励文化流派和团体平等竞争、自由发展和共同繁荣。斯大林时期,实行文化大批判和文化大清洗,最终确立了以《联共(布)党史简明

      教程》为衡量标准和最高体现的文化模式。在社会方面,探索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区域与城乡、國家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但最明显的是忽视了“现实的人”的需求,同时造成了“强大國家”与“弱小社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深思所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实践基础。作为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國共产党从一成立就宣称: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國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因而,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國共产党都将“消灭私有制”和“重建國家”作为核心任务,并进行了切实探索。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國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國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國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和國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这些纲领,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制度体系。对此,毛泽东指出:“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國。”这个新中國,既不同于资产阶级

      专政的國家,也不同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國家,而是一种新型的新民主主义的國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起点所在。

      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其中,有两个重大里程碑,一个是新中國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一个是改革开放,使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随着新中國的建立而逐步确立起来的。毛泽东曾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中,对人民民主专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述。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國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國家。1954年9月颁布的新中國第一部宪法,再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此进行规定和保障。同时,中國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中國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仍

      然存续,作为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继续得到发展。新中國根据本國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际上,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即已建立。建國后,又相继成立了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和西藏自治区。至此,人民民主专政的國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國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新中國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改革开放后,这些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也得到发展。1950年3月,天津市建立了居民委员会,并为其他各城市陆续效仿。1982年,现行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居委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1989年12月26日,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其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广西罗城县和宜山县的一些村创立了村民委员会,并被全國许多地方仿效。1982年,村委会和居委会一起被写进宪法。1998年11月4日,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共同构成了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与这些制度相适应,中國的法律体系逐渐形成。1950年代中期,我國对构建法律体系就很重视,出台了《宪法》、《选举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1957年到1976年,对立法的重视程度下降,“文革”中甚至公检法还被“砸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有

      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全國人大的工作重点转到立法上来。改革开放之初至1997年,立法工作重在弥补法律空白点。1997年至2009年,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立法之前也更加注意听取民意。2010年,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随着新中國建立和社会主

      义改造的完成而初步确立,并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的。新中國首先没收了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以及帝國主义在华企业,建立起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经济基本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家所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基本转变为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样,在整个國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由于公私合营中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资本家基本上都转化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得到全面落实。在此过程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此间,尽管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陈云也提出过极其珍贵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但最终还是在确定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后,又回到了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1984年扩展到城市。此后经过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92年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方向。1997年,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國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

      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基本制度的确立而逐步确立起来的。经过建國前后的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逐渐被确立为中國文化建

      设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党和國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956年1月,在中共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由于國内外形势的影响和毛泽东认识的偏差,对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问题始终没有完全解决,这也成为反对“右倾”扩大化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极其丰富和深刻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教育要体现“三个面向”,等等。1990年,李瑞环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國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1991年,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建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要求。此后,党和國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科教兴國”战略、“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继续高度重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统筹考虑文化建设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提升國家文

      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战略。至此,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基本形成。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实际上是指与政治、经济、文化并列,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正式建立于新中國成立,创新发展于1990年代以后。以1951年政务院颁布《劳动保险条例》为重要标志,加上此前建立的优待抚恤制度,以后施行的救灾救济、公费医疗政策和國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制度等,到1956年时已初步创立了以國家为责任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保障事业遭受重大挫折。1978年决定重设民政部,结束了全國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事务无主管部门的局面;國务院先后颁行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等法规,有关部门亦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等;同一时期,还在部分地区开始了國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及救灾保险等的改革试点。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进入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期。自1990年起,全國人大先后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劳动法》等;國务院则在继1991年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不仅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法规,还制定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深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住房福利制度改革政策,制定并实施了大规模的“八七”扶贫攻坚计

      划等。现行中國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是一种“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这种模式,既吸取了欧美现收现付制的优点,也引入了新加坡和拉美模式中的个人账户因素和个人责任,从而成为具

      有中國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彼此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这一制度直接体现了我们國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國家性质,从而成为建立其他有关國家管理制度的根源。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居于基础地位。因为,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國家性质紧密相关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党制度,起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起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國历史传统、现实國情,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属于政治制度体系,但又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相对独立性,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起着规定和保护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基本经济制度。因为,这一制度既体现了中國的“社会主义”性(公

      有制),又体现了“特色”性(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同样居于基

      础地位。我國的基本文化制度,是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我國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体制,是体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居于表征地位。中國的经济体制,原来是单一的计划经济,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包括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國的政治体制,是民主共和,其中包括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以及其他方面的民主。中國的文化体制,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國的社会体制,包括教育体制、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管理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有核心、有基础、有表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承接有序、动态发展,小体系构成大体系,大体系包括小体系,从而使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具有了鲜明的特征。

      三、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形成的历史意义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不仅是新中國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发展和胜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本质。中國的國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中國共产党不仅是中國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國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选举代表管理國家的重要补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主体和主导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文化制度,其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社会制度,其目标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制度都具备充要的社会主义性质,因为,这些制度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尽管这些制度与所谓“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所不同,特别是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这正是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是中國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使那些“纯而又纯”的传统社会主义,也未必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并且中國的这些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同时,这些制度也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传统社会主义的僵化成为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获得了蓬勃发展。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因此,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中國特色“资本主义”,也不是什么民主社会主义,而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國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國的人民民主专政,体现出较为广泛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因而,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也不同于苏联等國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民主集中原则上的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不同于西方的两院制,也不同于苏联的苏维埃制度。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國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统一和民族自治、中央领导和地方自治的有机结合,既不同于纯粹的单一制,也不同于联邦制或邦联制,而是在中國实现國家统一、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政治制度和最佳制度。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民主集中制,既有民主基础之上的集中,又能充分发挥集中之下的民主,因而既不同于资本主义“超阶级”的空泛的自由民主,也不同于苏联高度

      集中的中央专权和个人专制。中

      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公有制、按劳分配“两个主体”和计划性上,既不同于苏联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单一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我國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按劳分配,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社会主义原则,与按资分配的剥削制度根本对立;非按劳分配形式的存在则符合中國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状况,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计划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重要区别,有利于减轻和避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中國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國家是一致的,而把中國化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并列为指导思想,又是中國文化的特色。现行中國“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混合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完全市场化。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了“中國特色”,既是中國的立國之本,又是中國的强國之路,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因而成为当代中國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奇迹”已经举世瞩目,中國应对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的制度优势,也获得了國内外社会的广泛赞誉。法國《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國特色’已成为中國信心的有力支撑。”《澳

      门日报》认为:“中國举國一体,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办难事的制度优势,已成为中國抗击各类灾难和危机的强大保障。”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國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美國信用评级近百年来首次遭下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挪威发生死伤惨重的枪击爆炸案,英國爆发几十年未见的大规模街头骚乱等等困境和乱象表明:西方正在经历深刻的制度性危机。这些事实都雄辩地表明,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和必将继续成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

    篇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随之而不断发展。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面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旗帜,是一面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现出无可置疑的真理性、科学性,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回答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它不但回答和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一经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国际敌对势力鼓吹“社会主义大失败”,企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世界上消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就是向世人昭告: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过时,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必然有助于世界上的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去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篇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是什么让老百姓得实惠

      ——怎么看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怎样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理论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学习、所掌握,才能真正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转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开启智慧,实践成就事业。……在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党内实际情况的需要,利用一段时间,在全党或一定范围内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事业发展,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这是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要求。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大势,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工作。这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这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篇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意义

      党的十七大理论上的突出贡献是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扎实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30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实现的,它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萌芽到基本形成到成熟,是一个逐步充实、丰富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萌芽酝酿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变,从而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揭开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帷幕。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建国以来30多年的经验教训,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确定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概括为十个“要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萌芽。

      基本形成阶段。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实际上为这个理论体系确立了核心和主题,为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总方向、总目标和总思路。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生产力标准理论,在总结过去九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从十二个方面阐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后召开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成熟确立阶段。十四大以后,我们党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于探索,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纲领,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架。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经过2001年“5·31”讲话和“七一”讲话的系统阐发,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并提出“社

      会更加和谐”的目标;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任务;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诸方面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进一步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所包含的科学内容和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创立毛泽东思想体系之后又创立的一大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创造性的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是相互贯通、紧密相连的统一体,“理论体系”是伟大旗帜的精神支撑,也是正确道路的思想保证。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战略举措。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新时期三大理论成果,还将包含我们党继续理论创新的一系列成果。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指导思想表述的进一步完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篇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意义吉红立

      【摘

      要】【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科学整合,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是新时代30年党的伟大觉醒和创造历程的鲜活体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最鲜明地体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必将重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辉煌。

      【期刊名称】社科纵横

      【年(卷),期】2010(025)00【总页数】3【关键词】【关

      键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对改革开放新时代形成的正确道路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科学总结,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报告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这一科学总结,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起来,从而科学、准确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是什么”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在学习和实践十七大报告以及科学发展观点滴体会的基础上,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

      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了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决策,这就是: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以此作为我们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这一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必将引导我们的伟大事业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因而,这也就成为党的十七大的一项历史性重大贡献。

      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是一以贯之地紧紧抓住和体现这个主题的。这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主题词、核心词、关键词和高频词。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所作的“旗帜论”,其最大特点和突出贡献就是在关于我们党的“伟大旗帜”即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的问题上,第一次把新时代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引发的新觉醒集中起来,科学地揭示了党在旗帜问题上承前继往而又赶上时代、与时俱进的深刻联系,进而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景式、大跨度回顾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们党在新时代建设、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了一个完整统一而又鲜明准确的大整合。这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科学的整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既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接力推进的,又是充满创造活力、绝不停滞僵化、不断向前发展的。

      正是在这样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地在“大会的主题”中强调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在论述这一主题时明确指出,这面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代30年党的伟大觉醒和创造历程的鲜活体现

      新时代我们党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历程,是一个伟大觉醒和创造的历程。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伟大觉醒孕育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创造这一论断,道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相继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这种伟大觉醒、伟大创造的产物。

      我们党在新时代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造性,都是紧紧围绕三大基本问题展开的,都是在一以贯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通过思想理论上三个方面了不起的伟大觉醒实现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

      践的伟大创造”。[2]

      第一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我们党从新时代启动拨乱反正进而全面改革开始,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勇敢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并且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伟大觉醒。在这个过程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其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界定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样从新时代一开始,我们党就启动了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回答,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以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正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这就反映了我们党更加自觉地进入了从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全面加强自己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三伟大觉醒,则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区域发展战略的“两个大局”,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再到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小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实践和认识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进入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并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既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而又着力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反复出现、内容不断展开、思想不断深化、体系日趋完善。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有了更为根本和更为牢固的把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这一条伟大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而伟大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程中走出来的。

      一是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上。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七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一再强调并不断深化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因为,基本国情是我国最大的实际,认清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立足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觉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又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就是要帮助全党各级干部认清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二是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全面认识和坚定贯彻上。新时代以来30年的伟大实践表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根本的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坚持“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分别概括为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坚持“一个中心”概括为兴国之要。我们可以这样体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兴国主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三方面,如同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概括的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那三大法宝一样,都是须臾不可偏离和不可偏废的。我们对于党的基本路线,对于这条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要始终做到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要始终做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动摇。

      三是体现在对改革开放“10个结合”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运用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的“10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具有极大的政治分量和理论含量,是新时代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改革开放经验总结中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总概括。这“10个结合”,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如何在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及其每一个方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鲜明地体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代发展进步、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这是我们党从创建党旗就具有的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光荣传统和可贵品质,在当代中国的最鲜明体现。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的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当年创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家们,他们经历千难万险,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信奉马克思主义、追求科学社会主义,同勇敢地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紧联结在一起。应当说,我们党这样的特点和优点,从建党那一天起,就内在地蕴含在党的肌体和灵魂之中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无比深厚的民族根基而具有了追求理论和实践的中国特色的“基因”。也正因为这样,在80多年艰苦曲折的战斗道路上,我们党才能够克服国际共运中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才有了独立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道路的大智大勇,才有了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大智大勇,也才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智大勇。这样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不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气魄和求实精神,而且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和政治智慧。这也就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

      纵观新时代30年,“中国特色”体现和展开于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并取得层出不穷的创造和成功。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巨大优越性的,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所创造的各方面事业和各项工作的一系列中国特色,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重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辉煌与梦想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在于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结束语气势磅礴地宣告:“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有充分的根据进一步断言: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再造辉煌,社会主义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再造辉煌。社会主义的振兴与中华民族的振兴,就是这样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在今后长期奋斗中,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而这一切,又将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党的十七大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策,它的政治和理论意义、现实和长远意义,归根到底就在这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GH0902214)。

    推荐访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相关文章:

    Top